第218章 缠绵思尽抽残茧414(1 / 2)

  军器局由大使和副使并诸管事统辖,说到底都是文官。大使名叫阳孝,听到月池如是说来,立马躬身道:“下官一定认真督办,务必让御史满意。”

  月池道:“你有心了。只是,满不满意不是本官说了算,也不是你说了算。造兵器的匠人,用兵器的将士,关键还得他们说行才行。”

  阳孝一愣,他忙躬身道:“是。下官静听御史教诲。”

  月池微微阖首:“你们都是此地的老匠人了,远程作战用什么武器最佳,你们心里想必都有数。如此,不如给本官说说。如能提出有益之策,本官都有赏。”

  众人面面相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匠道:“回禀御史,要是打远战,当然是火器最好。”

  这个月池何尝不知,这几十年里明军哪次击退蒙古骑兵不是靠火药。只是明廷出于居重驭轻和技术保密考虑,对于九边火器制造的约束极强,边军没有中央的特批,不可擅自制造火器,连火器的维修都受到限制,还有制造火器专用的硫磺,也是朝廷专卖。

  要走程序弄下特批和大量硫磺,不知要花费多少功夫,拿到原料后要找出技艺高超的匠人,造出枪械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朱厚照摆明是不会管了,而她是既没有那么多时间,也不敢冒风险去走私,为今之计,就只能在冷兵器上用心。

  她道:“来不及了,可有能快捷造出的武器?”

  老匠沉吟片刻道:“回禀御史,或可试试梨花枪。”

  月池恍惚间听过这个名词,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她问道:“何为梨花枪?”

  老匠拿起一杆长枪,一面比划,一面给月池说明。他指着枪上的长缨道:“御史请看,梨花枪就是在这儿放上一喷火筒,火筒里放上药剂,主要是柳炭、硫磺、砒霜、铁滓、磁末等物混杂而成,在战前点燃,一下掷出去或刺出去,敌军不被刺伤炸伤,也会被毒烟毒倒,可说是百发百中。”

  月池听得眼睛发亮,她想起来了,此物在宋史中就有记载,名将李全依靠梨花枪屡战屡胜,号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她太小瞧古人的智慧,这还是在几百年前,居然有将冷热武器和生化药剂良好结合的兵器。她问道:“那喷火筒炸了之后呢,这不会只能用一次吧?”

  老匠摇头如拨浪鼓:“那当然不是。将士身上可以携带多个喷火筒,一个炸了,还能现绑另一个啊。要是喷火筒都用光了,这还能当继续当长枪用。”

  阳孝在一旁帮腔道:“长枪是原本就有的,要造的话只需做好喷火筒,再改装就是了。”

  老匠道:“正是,老爷您可真是懂行。这就要快得多。只是,虽用得少些,但还是缺不了硫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