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前事休论覆水杯483(1 / 2)

  这几个太监即便过去在心里把自己当盘菜,如今也意识到,自己根本就不算菜了。他们面上红一阵白一阵,齐齐应是,脸皮厚的还来几句:“爷说得对,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叫春满园呢。”

  朱厚照轻敲了敲桌子,众人立马闭嘴,屋宇中又是一片寂静无声,只有他的声音在回荡:“朕的御桌只会越来越大,佳肴只会越来越多。宫里做洛阳菜的老御厨,都开始苦思冥想新菜式,以便能登大雅之堂。怎么这豹房里的豹子,还是只会撕来咬去那几套老把式,驯兽师呢,是怎么教的?”

  驯兽师孙旗忙上堂来回话,他磕头道:“启禀皇爷,这豹子的岁数大了,学东西是慢了些。”

  朱厚照哼了一声:“这也难怪,原来是老了不中用了。你再教教,若再不成器,就引新豹子来。朕有的是豹子。”

  孙旗忙磕头应是。他浑然不知自己为何会被突然叫到这儿,更不知在他离开后,这满屋的大铛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年纪最大的刘瑾一面羞恼,一面在心里骂人:“放屁,这会儿就是有的是新豹子了,那李越都凉得透透的了,你怎么还隔三岔五提呢?合着我们不算碟菜,他就是碗稻米。一天都得吃?!这他妈的差得也太远了吧。”

  他心里这么骂,嘴上还得磕头认错。朱厚照这会儿又笑道:“你们也太多心了些,咱们许久没一块吃饭了,当和和美美才是。”

  于是,这顿饭吃完,刘公公的脸都笑僵了。至此之后,他再不敢去寻张永和谷大用的麻烦,开始一心办好自己的差事。

  可没想到,又碰到了第二桩麻烦事。刘太监“惊喜”地发现,皇爷目前这个劲头,目前这个一心筹集军费,装备火器的劲头,好像是真打算御驾亲征,踏平蒙古,不是只过过干瘾,打一打算了……这第二桩事比第一桩还要恼火,报不了仇,至多是出不了气,可要是去打蒙古,指不定是要真赔上命啊。

  刘太监在宅里坐立难安,他只是想有王振的权势,可不想收获王振的下场。王振他妈的就是在陪英宗爷去御驾亲征时,被瓦剌人砍死在乱军中的啊!刘公公摸摸自己的脖子,真是感觉发凉。依照这位祖宗的作风,一旦下定决心,只怕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不成,不成,绝不可如此。

  刘公公心里明镜似得,皇爷之所以如此,还不是对李越有几分真情。人死了,他心中的痛苦和火气,总要找一个地方发出来。这死了这么多勋贵还不够,还要去找鞑靼人的晦气。这也是他愿意让夏皇后重立女官的原因,因为朝野内外就只有夏皇后一人,和皇帝一样是坚定的主战派。因为有着共同的方向,帝后二人的关系是空前的和谐。

  刘瑾心知,这种想法,从外部规劝,总是无用,还是得从根子上削弱,才是大道。只要万岁对李越的心被移开,什么女官、什么御驾亲征,都能付诸东流。他还真不信,李越就是碗稻米,谁也取代不得他的位置。他再次派人前往江南,很快又找到了一个。

  上巳节时,朱厚照又来到了太液池畔。他懒洋洋地躺在柳荫下,万条碧绿的丝绦在他脸上拂过,春日的暖阳透过缝隙,星星点点撒在他的身上。他伸手想去抓这碎金,却握了一手空。他还记得,当年,他和父皇、母后就坐在这里,遥看那个人翩翩而来。他明明是皇帝啊,为什么想要的东西好像永远在得到,又好像永远在失去呢?

  他缓缓闭上眼睛,陷入昏昏沉沉的睡眠,直至被一阵乐声吵醒。朱厚照的音乐天赋和语言天赋相差无几。他能够在几天时间学会说新语言,同样也能在拿到新乐器后很快玩得有声有色。这对宫廷乐师的要求就很高了。只有两种乐声能让朱厚照回头,一种是天籁之音,另一种就是瓦釜之鸣。而眼下吵醒他的,就是第二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