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北望44(1 / 2)

大将军郭元率领大军遵循大司马刘秀的指示精神,北上征剿地方反抗武装。出发前夕,真定王刘扬对着他以及偏将军倪宝等属下,一再叮嘱道,不管前面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奋勇当先,报效汉室王朝。十几位属下信誓旦旦,信守诺言,一定要跟战士们并肩战斗,打出古中山国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革命精神。

这次出征,郭元担任前敌总指挥,主要攻打正面之敌。一路之上,中山国军队在攻坚阵地上,与地方反抗武装多次展开了肉搏战,短兵相接。一瞬间,掉下的脑袋就跟西瓜一样在地上滚动着,合聚成一大片;尸体相互叠加,或成为一堵墙,或堆成小山状;从身体里流出的殷红血液,汇成了一片汪洋。

就这样,郭元率领的大军历经大小决战上百次,为征剿北平之地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次北征途中,中山国有数千人壮烈牺牲,其中有三位将军为国捐躯。不仅如此,真定王刘扬还派出使者去说服晋州、河间府、宣化等地一把手,劝他们倒戈,归顺到刘秀帐下,形成合力消灭王朗。

在文攻武伐战略战术指引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平定了古燕赵以及北方大部分地区。刘秀队伍迅速壮大,大将军邓禹、冯异、耿纯、王霸等将军在供给侧决战中,同样对反抗武装进行了围追堵截,沉重地打击了地方武装中的顽固派,并给与强大的震慑力。致使不少反抗组织被收编,汉军刘秀部于斯威风大振。

不仅如此,真定王刘扬还以各种方式鼓励义军加入到汉军刘秀部队伍中来。这其中也有郭圣通所做的努力。在征剿燕赵之敌时,郭圣通多次鼓励自家人,积极行动起来,动员村里的壮丁参加义军队伍。

义军是当地政府对地方民兵组织的统称。农忙之际,他们放下手中兵器,忙于收获,忙于耕种。一到农信季节,他们便义不容辞拿起手中的家伙,这些攻击性工具当中,手头有什么,他们就使用什么。因此,在义军当中,起粪叉、镰刀、白栏杆、擀面杖等等,不一一而足。看似乌合之众,可他们坚定地站在了父母官刘扬一边,一切行动听指挥。为此,在多次决战中,尽管手中家伙与对手作战相形见绌,可他们那股子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一次又一次在燕赵大地上谱写出壮丽的诗篇,用鲜血铸就了新的长城。

期间,郭圣通与姐妹们一道组织起了后勤,缝衣做袜,筹集粮草,并及时送往前线,充分保障了将士们的丰衣足食,为平定河北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大司马刘秀望着军需,看到义军加入到征剿队伍中来,不由地感慨万千,他对天喟然道:“佳人,我的圣通,你让我文叔在河北大地上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体验到了人间爱的天堂,我文叔有愧呀!”

当刘秀的肺腑之言以信函的方式传到郭圣通手里时里,郭圣通眼睛湿润了,热泪潸然而下,就跟断了线的玉珠子一样,在地上洇成了朵朵花蕾。斯时,她给心上人一气呵成写好了一封信函,其中写道:“妾愿心上人继续发扬革命精神,荡平敌寇,期待你凯旋!”

郭圣通意犹未尽,再次补充道:“你在战场斗敌艰,妾在大本营忙生产,齐心协力,宏图大展。”

刘秀在信函中多次抱歉道:“让卿费心劳力,孤孤单单。”

郭圣通把写好的信函递给使者,文中坦露心迹,最后对刘秀鼓励道:“大丈夫志在四方,光复汉室帝业,对于思念之情,时时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她读到这里,也是激动不已,不过她激励刘秀的同时,也进行了安慰,她在信函中写道:“常厮守不如常思念。愿君安心打江山,这些日子,妾吃不下饭,老实反胃吐酸水,找了老郎中诊脉,被告知喜怀男胎。”

此时,郭圣通有很多话要说,可她尽力压抑自己的思念之情,鼓励丈夫好好征剿敌寇,实现李氏王朝得以复辟成功。

启朱唇,动皓齿,声声倾诉直抵刘秀心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