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失守的明阳城36(1 / 2)

南方孝皇帝三年,北方昭明可汗元三年。

三月。

在梅山以南的区域,人们尚未完全感受到战争的威胁,毕竟两关将到达明阳城的道路锁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多种方式的进攻,一种方式的防守。

持续的攻关之战,在此过程中也不断的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夺取关隘,如:迂回、夜袭、调虎离山、假意撤退……

但均未能奏效。

多日的攻关,依然是寸步难行。

但是这并不是终点,这只是事态发展的起点,看似不可能的明山道,却出现了改变这一形势的决定性力量。

刘颋率军在明山道中日夜行军,遇山开路、涉水搭桥,终于在不可能中完成了可能与成功行军,这不只是一个人的信念与力量所能抵达,而是这个刘颋所率的军士共同创造的奇迹,也包括那些未能顺利抵达却丧生在路途中的人。

行军,只有穿越不可能,只有出其不意,只有打破所有规则,才可能有新的生机,置之死地而后生,既然历史由人来创造,那么就不要犹豫,那个人也有我的一份,如果成功,那么后世的记载和缅怀所给予的荣耀将是无以言比的。

三月十四日。

明阳城边,突然现身的兵士,使得整个城池陷入了慌乱。在慌乱中惊恐,在惊恐中诧异,在诧异中失守……一切反应未能如此迅疾,但新势力的到来却如此的迅疾……一方带着必得之志,一方以为万无一失,但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莫测与奇特……

攻城的士兵知道要么生?要么死?

退后的道路?哪里有退后?退后就是死亡,向前或许还可以搏得一份生机。

明阳城失守。

两关前的将士又要面临何去何从?

如果有所选择也罢,但哪里会给我们选择的机会或选择的可能。命运之手在推动着他们前行,选择的权利或许在他们手中,或许在他人手中……

但对于普通的士卒,他们是否有决定权?只有顺从、只有按照所谓设置的剧本(高层想要的走向以及可能的走向)进行表演。

这或许就是“人”的无奈与无助。

关上的人在迟疑,关上的人在犹豫,关上的人在思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