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转轨与改革浪潮38(1 / 1)

当双方的实力达到某种均衡时,进攻无法实现有效的战略目标时,这进攻就变的不是那么的重要了,而防御变成了更优的选择。

时间在给予双方重新洗牌、出牌的机会,究竟如何抉择与把握时机,这或许是一场公平的比赛。

摆在面前的道路与选择,调整与改变现状成为了第一要务。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改变一定会带来新的转机或推动新事物的产生,也一定会带来生机与活力。可是当改革与人性交织在一起时,往往面临着是否能够寻找到最大公约数的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改革的政策在此过程中传导至其本身,往往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与此同时有的改革不但会改变以往人们约定俗成的规则,通常也未必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这一过程,虽然可以采取压力传导的方式使得改革政策被强行执行,但只要是由人去执行的,那么就会涉及人的情感以及认知,亲疏远近、圈层内外等。帝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征税问题,在繁荣盛世时,由于税源充足,不必采取太过严苛的方式去征税,但在帝国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官僚群体本身以及相对应的特权阶层,同时税源减少,那么此时就需要重新设置新的官僚机构以及人员对税收进行梳理与征税,而这些新设置的机构或官僚,为了给这个机构或官僚足够的正当性、合理性及合法性(表面是这三性,实则为“有效性”),那么这个机构或官僚的人员将会以百分之三百的努力去完成这件事情,以确保自身是整个帝国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从宏观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能会从政策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角度去衡量,但是这往往缺乏了政策的目标是服务于人,而这个人往往又不是一个人,既得利益者又岂能轻易且自愿放下到嘴的利益,对于既得利益群体的安抚与拉拢,这是需要在制度层面去做安排的。

改革的得与失,在宏观叙事角度就只有“得”与“失”,“得”者不过最终是促进了整个社会或帝国的发展,“失”者不过是“得”者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从微观角度去叙述改革,那我们在此过程中看到的将是众生苦难之象。究竟改革是否能够最终取得成功,往往不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占主要部分,而是既得利益与改革者是否能够重新取得共识和公约数。上层的博弈往往最终会使得底层的人员受到莫名的伤害与打击,打着为众生的旗号,打着为大多数人的旗号,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自由狂奔。所有的改革无非是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向着手,对于官僚体制,从源头上,减少非生产和非必要性新机构的设置;从节流上,减少官僚人数以及问责加大。

无论如何,改革总是会将远离权力核心的人员进行剔除或边缘。比如:在裁撤官员时,上层只看数据是否发生质的变化,在裁撤A或B时,在就算公平的情况下,能力相同,如何选择?留A或留B?这难道是根据掷骰子吗?而这时,个人的命运往往就不是个人所控制。

不是个人所控制,不代表个人无法控制。反动的势力往往会孕育出反叛的力量,而这力量或许会在某时某刻成为“燎原之势”。

转轨与改革总是在社会矛盾发生到一定阶段成为必选项,这一道历史的必答题,答对并非一劳永逸,或许再过二十年又需要重新作答(虽为开卷考试,你可以翻阅古今中外历史,但答案永远不唯一);答错,将面临时代洪流的冲击,至于是立刻死亡还是脑死亡,“时间”这个老者在一旁安静的等待与静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