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第 193 章335(1 / 2)

  希望是她想多了,但是密诏之所以是密诏不就是用来以防万一的吗?这样说来,希望它永不见天日也没有什么错处。

  更关键的是,有了她的话,窦婴兴许能察觉到什么。但不管那密诏上写的什么,有她的几句话,窦婴都会领她这个情。

  领了她的情,就是领了陈若华的情,这样将来陈若华成了皇后,窦家也能从窦漪房的手中,转移到陈若华那里。

  刘嫖沉默的一下又一下的点着案桌。

  这就是天子的厉害之处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所有人不知不觉之间都会按照他的预想前行。

  可是没办法,她的女儿入了局,就代表她入了局。作为一个人,一个母亲,她也不能免俗,会为了孩子的未来尽力拉拢力量。她不想为了权势害人,但为了自保,也不能叫自家人成了别人案板上的鱼肉。

  四月中旬,陈若华的婚期定了下来。太常寺的人推算了个好日子,就在明年的正月的初六。

  还行,日子离的挺长的,她还能跟陈若华多一点相处的时间。

  才怪!

  太子立妃的事情远比刘嫖想象的要麻烦的多。因为刘启把自己做太子时立妃的例子给驳了,他要给刘彻大办!

  说来也是挺无奈的。

  当朝太子立妃的规矩根本没个定数,能参考的例子就只有一个。是的,就只有一个。

  这就是汉朝确立的日子不长的坏处了。头前惠帝六岁时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只立过皇后不曾立过太子妃。后头吕后执政,惠帝的子嗣之中就没出过太子,要么就是皇帝,要么就是诸侯。当然,在她爹刘恒继位后,惠帝的子嗣就全都没了。

  话题说远了。

  总之,汉朝开国至今立太子妃的流程就那么一例,就是刘启做太子的时候立薄婉月为太子妃。

  但刘启似乎对他当年立太子妃的流程并不满意。

  这也难怪。当年朝廷国库并不富裕,皇室也要以身作则表示节俭。但现在不同了,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国库丰盈、国泰民安。所以刘启就下旨要太常寺那边的人以半副天子立后的排场来安排太子刘彻的亲事。

  刘嫖对这种事自然没有异议。废话,自家女儿出嫁,排场再怎么盛大也不为过啊!

  但是事情多是真的多。

  光是礼仪排场就改了五六次。宫里头三天两头的派人过来指点陈若华大婚时的礼仪规矩。

  刘嫖看着她们的一举一动摇了摇头,感叹一般的晃了晃手里的扇子。

  哎呦,这怎么跟春节晚会大彩排似的呢。

  好在折腾了两个月,陈若华大婚时的步骤终于全拍定了下来。

  要说这个流程还真是繁琐,比当年她册封长公主的规矩还多。成婚当日要去宗庙祭祀、要在未央宫举行大婚仪式、要接受百官的朝贺,还要接受外命妇的朝拜,最后才能送入东宫。进了东宫还不算完,还有一系列的流程要走,比如由多子的宗室送福袋,主持合卺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