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一个粉丝(1 / 2)

周石被关在门外,

转身慢慢踱在这栋他熟悉而又陌生的房子,东看看,西看看。

记忆,点点滴滴,在脑海中一笔一划勾勒。

此村,名为下洋村。

因位于本县第二大河流——济水河下游而得名。

本村绝大部分村民都姓林,据说是北宋末年“衣冠南渡”、中原一个举人老爷携家隐居于此、繁衍生息而来。

自古以来,周姓村民只有三个:周泽,周新年,周石。

当年,周泽带着年幼的周新年,从异乡一路乞讨、流浪到此,靠着给知青放牛勉强度日。后来,知青返城,他们搭建的土楼、开荒的薄田,分了一些给周家,父子俩才算安定了下来。

再后来,杂交水稻在全国推广,衣食足而知娱乐,放牛翁迷上了打麻将。

当周新年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去找周泽报喜时,输红了眼的周泽连头都没从麻将桌上抬起,便淡定表示:“别叫爹,反正我没钱。谁有钱供你读大学,你管谁叫爹去!”

“八万!”其中一个麻友,随口道:“老周你咋想的,这么优秀的儿子居然不要?小年啊,管我叫爹吧,我供你读大学!”

“碰!三条!”对面的牌友瞥了他一眼,不屑道:“你他N的穷得家里连条换洗的裤子都没有,骗小孩干嘛!”

“胡了!”第三个麻友,开开心心地把牌一推,对周新年说道:“供你读大学,我没那本事!但只要你叫我一声爹,我马上给你一块钱!”

“太少了,我加一块,喊我!”另一个起哄道。

牌桌上的三个麻友,争着让周新年喊爹。

周新年欲哭无泪。

少时因父敬子,长大了因子敬父,谁叫他摊上了这么一个爹呢?

日子还得过,学还得上。

整个暑假,他跟着村民上山砍柴卖钱,至报到日临近,也只凑够了路费和三分之一的学费。

到了高校,正当他为拖欠学费而犹豫着要不要退学之际,却意外收到了林淑钦的第一笔汇款。

从那以后,每月汇款准时寄到,直到他读完大学三年。

大学毕业后,

周新年分配回原籍,

很快迎娶林叔钦,次年生下周石。

过了没多久,周新年说自己工资不高,养不活一家三口,也时不时因为周石哭闹而口出恶言。

母亲清高,看出周新年眼中的嫌弃之意,独自抱着儿子到乡下。

从那以后,她戴上破斗笠,换上旧衣衫,常年背着周石上山下田。由于她勤勉而又节俭,加上周新年偶尔也寄回一些家用,没几年就盖了这栋房子。

这里,承载着周石的整个童年、少年时光。

在这段美好时光里,他不但有母亲的爱与呵护,也有两扇面对面窗户之间,他与小月姐姐的无声交流、默契互动——

小周石:“过来!(手势)”

蓝绫月:“没空!(手势)”

小周石:“摸鱼去!(手势)”

蓝绫月:“我要写作业(手势)!”……

经年累月的隔窗交流日常,培养了无声的默契。

忆及这些,他的嘴角不禁微微上翘,舒适地往沙发上一坐,轻轻摩挲着略显粗糙的沙发布料,随手召唤出系统面板,变成:

体质:弱鸡

功法:五行锻体诀

营养:正常

粉丝:蓝绫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