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磨刀霍霍 准备坑爹44(1 / 2)

周石和蓝绫月的晚饭还是去街上吃。

三份快餐,周石吃了接近两份半,被蓝绫月赠以饭桶的雅号。

饭后,两人在街上找了一个电话亭,插入电话卡,拨通了老家小卖部的电话:“喂,林老师吗,我是蓝绫月,请帮我叫一下淑钦阿姨。”

考完不马上回去,必须得跟家里说一声才行。

至于蓝绫月为什么不找沈佳慧,却找林淑钦,是因为两个长辈中,林淑钦能当沈佳慧的家,反过来却不行。由蓝绫月打电话而不是周石,是因为两个晚辈中,林淑钦更信任蓝绫月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同一件事,从蓝绫月嘴里说出来,林淑钦可能很爽快就同意了,周石磨了半天嘴皮子都未必有用。

“哦,是小月啊,听说你今年高考,考得怎么样了?”

接电话的是村小学的数学老师,先后教过他们两个,虽然是由民办教师转正,但教得还不错,颇受学生欢迎。

他妻子是农村户口,就在村里种田,所以开了个小卖部贴补家用。

林老师晚上经常坐在柜台后面,边批改作业,边看店。

“林老师好!分数得过半个月才出来呢。到时候出来了,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您!”蓝绫月性格谨慎,回答得滴水不漏,生怕提前剧透,到时出了意外下不来台。

“哦,那倒是。不过,凭你的成绩,应该没问题。”

“谢老师吉言!”

“行,电话费一分钟几毛钱呢,不多说了,我帮你喊人去,过十分钟你再拨过来。”

“谢谢老师。”

挂上电话,拔掉电话卡。

蓝绫月与周石对视一眼,望着昏暗的路灯下,街边稀稀落落的行人、自行车,两人就站在原地等待、闲聊,一会儿看一眼电子表。

1998年,寻呼机已经在市场上大行其道,移动电话却只在精英人士的腰间悬着,离走进千家万户还隔着好几个年头。一般城市打工者往老家打电话,买电话卡、找电话亭才是标准操作。

无他,便宜!

周石家离小卖部不过百米之遥,十分钟后,蓝绫月重新拨通电话,林淑钦准时接起。

蓝绫月甜甜唤了句:“淑钦阿姨。”

周石凑过去,左耳紧贴着听筒的背面,母亲的声音勉勉强强也能听清:“好,好,高考考得怎么样了。”

“还好吧,没发现什么失误。”

“那就好,那就好。”

“淑钦阿姨,我跟石头要在县城再呆几天,明天不会马上回去。”

“为什么?”

“我们在县城找了份家教的工作,想在这儿打几天暑期工。”

“当家教?”很显然,林淑钦对这个事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不自觉地提高了声音。

蓝绫月怪周石靠得太用力,伸出一指禅,将他的脑袋往旁边戳了戳,回答道:“对,就是辅导小学生读书写作业什么的,每天工作四小时,早晨下午各两个小时,每小时对方家长给五块钱。”

这些说辞都是周石编的。

也是颇费了一番口水,才让蓝绫月同意按照这个剧本演。

“周石不是才初中毕业吗?”在林淑钦的心目中,蓝绫月是高材生,又高中毕业了,辅导小学生读书写作业,完全有这个能力。但自己的儿子周石,她觉得大概率是贪玩不肯回来。

好在,这种情况,周石早有预料。

蓝绫月按照既定剧本,用最乖巧的语言,编最离谱的故事:“淑钦阿姨,我们这次运气很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