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苦寒之地(1 / 2)

“你的想法乍一听上去没有什么问题,用武力框竖住那些世家大族,的确是现在一个不错的法子。毕竟大明现在如日方升,地方势力再经过连年战乱的重新洗牌之后,各个地方豪强依然顽存在,但其现在的权势已经大不如前。

当此之时,如果朝廷把矛头指向一方势力,那肯定势如破竹,无往不利。

然而,这世间的万事万物决然不是一成不变,也不会只按照我们的想法去运行。

我们竭尽全力将他们从海上贸易体系中剔除,但他们显然不会就此轻易放弃,因为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明显损害。

他们不敢公然反抗,但在暗地里却一刻不停地进行拉拢和腐蚀。只要能让他们与朝廷开展的海上贸易产生一丝联系,他们就决不会放弃追求更大利益的可能。”胡轲郑重地说道。

“所以先生的意思是,要想永久保持朝廷在这件事上的主导权,就必须与这些地方的世家大族划清界限。”朱棣很快便反馈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

“正是这样!”看到自己的学生在自己的点拨下进步飞快,胡轲此时也毫不吝啬地鼓掌。

“不能利用地方世家大族的力量,并不意味着朝廷就陷入了困境,别无选择。相反,经过连年的征战,大明朝堂之上,形成了一股新生的强大势力,而且这支新生势力的利益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与朝廷紧密相连。”胡轲继续说道。

“先生所说的,就是之前提到的武将勋贵?”话已经说到这里,朱棣哪里还不明白胡轲的意思。

“武将勋贵虽然也有不少出身于地方家族,但绝大多数都是从底层一刀一枪打拼上来的。即使有些人投靠过来时已经是一方军头,但能够参与到这场以固有势力为目标的风暴中,就意味着他们天生不可能是显贵出身。

这个道理很简单,这个世界上决然不会有自己革自己命的人。”

“除此之外,大明建国不久,现有的武将勋贵大多数都是跟随陛下一路南征北战成长起来的,他们与陛下之间的君臣恩情非常稳固。

再加上新生的勋贵在地方上没有根基,如果脱离朝廷,他们在地方上根本不是那些在当地盘踞多年的地主乡绅的对手。

也就是说,武将勋贵们现阶段的利益与朝廷高度绑定,再加上与陛下之后的感情,决定了他们的忠诚非常牢固,是开展海上贸易这件事的最佳帮手。”胡轲说着说着,竟然有些激动。

但这种激动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转眼间他就意识到了一件事,自己不过是个死囚犯,即使有再好的想法,也无法在这个时代施展。

“先生如此一说,朱某茅塞顿开。武将勋贵们如今虽然看上去尊贵无比,但实际上,他们大多数人在地方上没有根基,想要在地方上进一步,都需要与那些固有的势力进行激烈的争夺。

现在如果让他们知道还有海上贸易这样一件泼天的富贵,那都不需要朝廷主动号召,只要传出一个话头,这些人就一定会星夜排在午门外准备觐见。”朱棣此时也激动了起来,仿佛现在仍然停留在脑海中的畅想已经变成了令人兴奋的现实。

但他的激动也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个藩王的人选现在还没有确定。

“敢问先生,以先生之见,现在大明的这些藩王中,有谁适合开展这项业务?”朱棣认真地问道。

“那自然是燕王。”胡轲根本不需要思考,随口就给出了答案。

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话刚说完,对面的朱汜就像被雷击一样愣住了,脸上的表情要多怪异有多怪异。

“咦,你们家不会和燕王殿下有什么关系吧?我怎么发现一提到燕王这个家伙,你小子就有些不对劲。”胡轲有些疑惑地问道。

他的话音刚落,那边的朱汜才重新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再不说什么,就有暴露的风险,于是朱汜赶紧问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