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小动作不断(1 / 2)

“只要那柄屠刀还没有彻底的砍到你的脖子上,那么事情就还存在着变数。我劝你看开一点,反正你现在也没有了其他更好的选择,不妨再给自己一点希望,不可过于放浪形骸。”看见胡轲的眼里的失望已经放在了明面上,朱汜这个时候也忍不住出言劝道。

“都到了这个点了,你还不准我最后再放肆一把?说实话想让我变回一个翩翩公子一点也不难,只要你有办法前脚把我放出去,转脚我就温良恭俭让。你要是没这本事,就不要在小爷面前胡咧咧。”

对于对方这种基本算是一点营养也没有的劝解,胡轲完全就当是一阵屁从自己眼前刮过。

“好了,小先生是个聪明人,我自然是劝不动你。那既然时日无多,小先生抓紧时间给我讲讲,如何才能让大明多续命一百年。”见嘴皮子上斗不过对方,朱汜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之后,随即‘好言不劝该死的鬼’的想法充斥着他的心头。

见这个铁憨憨放弃了继续劝说自己,胡轲先是感到一阵来自于斗嘴胜利的得意,不过随即一股强烈的寂寞与忧伤就涌上了他的心头。

自己的时间可真是不多了。

“罢了,看在送饭的面子上,小爷我不计前嫌,继续与你解答便是了。”虽然心里很难受,但胡轲说出口来的话,却依然是那种随意的感觉。

但其实他心里十分明白,自己之所以愿意跟眼前这个铁憨憨继续交流,他最担心的并不是这几天的饭食没法供应,而是害怕在行刑前的这一段时间里,彻底没得人跟自己说话。

口腹之欲对于一个将死之人来说,其实并不最重要,精神上的折磨才是这一段时间里他最难扛过去的那道坎。

“历朝历代,最大的矛盾便是**与地方,以及皇权与相权。王朝初期,皇权在那些与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培养出来的勋贵势力的保卫之下,异常稳固。

但是勋贵们是吃着战争红利成长起来的,当天下承平之后,他们之前发迹的方法便不可复制。如此一代一代的发展下去,勋贵的势力就会一步步的被对手吞噬殆尽。

同时,随着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以进士出身的文官集团,却会源源不断的获得新生力量。长此以往,此消彼长之下,最终大明的各个角落都会被这些文官势力所掌控。

朝廷上由那些年富力强的相权控制,地方上由那些已经致仕的官员掌控。

因此,将贵族与藩王开放海禁的政策捆绑在一起,将使双方共同获得一个新的利益增长点。

这样,皇权的最大支持者,其衰弱的速度将大大减缓。”胡轲在谈论这些美好的想法时,眼中闪烁着光芒。

“武将贵族与皇权的紧密联系是天然的,双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了他们之间不可能完全分离。

这也是历代皇帝能够轻松控制这些贵族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的根基是皇权一手保护起来的,离开了皇权的支持,他们通常很难找到其他更好的依靠。”胡轲认真地说。

听完这番分析后,朱棣也不由得点头表示赞同。

“先生的话有理有据,确实让我受益匪浅。让贵族与藩王合作开展海上贸易,实在是再合适不过。如果真能按照先生的说法去做,我大明朝廷开放海上贸易的难度必将大大降低。”

“这还只是开始,不过是随口一说的理论而已,真正实施起来,其中的细节安排才是最让人头疼的地方。”朱棣的赞扬完全在胡轲的预料之中,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激动的情绪。

“先生谦虚了,古人云‘提纲挈领’,世间的事执行起来固然不易,但如果没有纲领,无论你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成功。”朱棣真诚地补充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