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背后势力40(1 / 2)

虽然从朱元璋的角度来看,他若想惩治官员的话,还用不着那么麻烦的手段。

但是如今的大明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草台班子,所有事情处理的时候,如果能够做到名正言顺的话对于已经处于统治地位的朱元璋来说自然是最好的事情。

而现如今,趁着胡惟庸的案子,将李善长这样的权臣也进行辍落,对于朱元璋来说,无异于四两拨千斤的最好时机。

“不错,对于陛下来说,现在这场正是给了他一个非常好重整朝局的机会。

但是如今已经掀起胡惟庸大案的陛下,他手上有着更为重要的事情。当此之时,他还没有功夫去考虑如何处理开国时期形成的这一些勋贵。

甚至于此时此刻他要想办成手里的事,也脱离不了以李善长为首这帮勋贵的支持。”胡轲答道。

“可是现如今除了胡惟庸的案子之外,朝廷里又有什么大的事情,值得陛下去额外费心呢?”朱棣不解的问道。

从他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胡惟庸案虽然牵扯巨大,但和历史上无数次罢黜丞相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丞相代表皇帝处理朝政,尤其是像胡惟庸这样的重臣,长期担任相位,一旦权力交接,血腥风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场终将过去,朝廷也会恢复平静。九五至尊的朱元璋,除了为此事稍费心思外,并无太多担忧之处。

毕竟胡惟庸的实力有限,与亲手打下江山的朱元璋相比,胡惟庸连萤火之光都不如。因此,从朱棣的角度来看,此事对皇权并无影响,只是处理手段复杂,涉及人员较多。

“在你看来,陛下惩治胡惟庸,真的只是因为他跋扈嚣张吗?”胡轲问道。

“自古以来,对待权臣的手段无非如此。无论胡惟庸是否嚣张,既然陛下对他心生不满,除非他像公孙弘那样克己勤勉,否则必然难逃一死。更何况,从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胡惟庸在担任丞相期间,确实利用手中的权力做了很多违逆陛下的事情。比如当年为了自己的儿子,当众怒杀车夫的小事,以及前一日调查出来的,他曾经亲自指使人去给刘伯温,这足以让他万死难逃。”朱棣回答道。

“所以你现在还认为胡惟庸这次被废黜,仅仅是因为他个人的过失吗?”胡轲继续问道。

“小先生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先生的意思是陛下这次处理的,不仅仅是针对胡惟庸一个人?”最近一段时间,朱棣与胡轲接触较多,现在胡轲一开口,朱棣就能知道他是在嘲笑自己还是在质问自己。很明显,胡轲刚才的提问方式,表明他对自己之前的说法并不十分认同。

“我之前刚刚给你讲过,刘伯温站在朝堂之上时,不能仅仅把他当作一个普通人来处理,他站在那里,代表的必然是一种势力。”虽然经过一天的折腾,胡轲已经筋疲力尽,但此刻既然有人能陪自己说话,还是这么好的一个话搭子,他也不介意再跟这家伙多说几句。毕竟作为一个囚犯,肚子里的问题需要解决,同时情感上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