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最强的权臣?64(2 / 2)

同时也有不少和徐达关系好的文武官员们,此刻非常想出言提醒徐允恭,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即使陛下亲自点了你的名,你也不能就这样把这块山芋真的接到自己手里。但没想到皇帝陛下并没有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在宣布完徐允恭的任命后,便立刻宣布散朝,并单独让徐允恭一人留下。不过因为徐允恭的官职不高,上朝时处在大殿最末端的位置,这个时候当朝堂上的大臣们开始向外走的时候,也难免会路过他的身边。

“徐允恭,这事儿可不是那么容易处理的,回去和你父亲好好商量一下再做决定。”这是颍国公傅友德在经过徐允恭身边时提醒的话。

“徐允恭,胡惟庸的案子不是你能插手的,回去向皇上求个情,把这个破差事交给别人去做。”这是永嘉侯朱亮祖的声音。

“徐允恭,回去让你父亲赶紧向皇上解释一下,亲军都尉府指挥使是个什么破差事,你若真去做了,后半生的前途可就完了。”永昌侯蓝玉皱着眉头在徐允恭耳边说道。

蓝玉本就性格嚣张,即使提到中书省丞相和皇帝陛下,他也只是当作两个年长的熟人而已。

对于这些话,徐允恭不知道他们是出于好意还是逢场作戏的客套,他只是一直弯腰行礼,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

当众人差不多都要离开时,韩国公李善长也走到了徐允恭身边。

“徐允恭,这件事你得自己拿主意。”与其他人激动的表情不同,拄着拐杖的李善长只说了这几个字。

“徐允恭谢过韩国公提醒。”这时徐允恭终于开口了。

“那就好,那就好。”李善长说完,带着笑意一步步从大殿里挪了出去。他的身体虽然有些佝偻,但这丝毫不影响他那颗聪明的大脑的运作。

从徐允恭坚定的语气中,李善长已经知道了他的答案。

徐允恭的任职速度非常快,在被朱元璋留下进行一番简单的交谈后,紧接着数道圣旨就被发往了朝廷各处。

无论是户部、吏部、礼部还是中书省,在接到这封圣旨后,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迅捷。

以至于第二天早上,当徐允恭刚刚用过早饭,各个衙门里的人就已经带着做好的手续来到了魏国公府门口等待。

能在六部里任职的,个个都是人精。

徐允恭这次不仅是皇帝陛下亲自点将,同时他还是中书省丞相的儿子,这个时候就是再不长眼的家伙,也当然不会在这方面有任何的拖延。

于是当天中午,当胡轲和朱汜两个家伙趴在诏狱牢房的铁栏杆上,眼巴巴地等着走廊那头传来放饭的声音时,却突然看见一个穿着青色官袍的人,在一群身着飞鱼服侍卫的簇拥下,朝着诏狱最深处走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