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800震惊(1 / 2)

800块钱在1982是个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如果一个大城市的工人刚进厂没几年,他的工资是35块钱,那么800块钱就需要他不吃不喝两年时间才能攒出来。

在江城,花生油每斤8毛3,猪肉每斤1块5毛,鸡蛋每斤1块4毛5,黄瓜每斤8分钱,白菜每斤3分七厘,土豆每斤1毛4……

可以说,800块钱在这个时候是一笔巨款,以它的购买力,能让一家人过上好几年的好日子。

张素珍根本没想到这张电汇单上的数字居然这么巨大。

原本她的高兴只是因为自己那调皮捣蛋的小儿子,终于有出息了,能在杂志上刊登文章。

可是看清楚电汇单后,她心里第一时间感受到的不是惊喜,而是有点被吓了一跳。

这钱也太多了,完全超出她的认知。

她不知道自己的小儿子究竟写了一篇什么样的文章,能赚到这么多的钱。

她下意识有点担心是不是弄错了。

这笔钱会不会来得不太对。

这也是她为什么会惊呼出声的原因,完全不受控制的结果。

惊呼过后,她转过头看向儿子,语声带着点颤抖的问:“幺……幺儿啊,这……这么多钱,是……是不是弄错了?”

听见母亲直接把稿费数字喊出来,陈家林都想捂脸了,这钱怎么可以露白啊?

可既然不说都说了,那他索性也不再藏着掖着,大大方方的解释:“妈,我写了个小长篇的故事,有九万多字,现在杂志社给我的稿费是8元每千字,他们还说因为我的故事写得好,索性按照十万字来计算,所以一共给了我800块钱。”

“可这……这还是太多了啊!”

张素珍不知道杂志社给的稿酬是什么样的一个标准,对她来说,不管怎么看,800块钱还是太多了。

之前小儿子在家里“努力写作”,她是知道的,不过那也只是十来天的事情。

这么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写出来的东西,就能赚这么多的钱,这是真的吗?

她心里真有点没底。

不过同时的,她握着那张电汇单的手还是攥得紧紧的,生怕一个放松,电汇单就长出大长腿来自己跑了。

“陈家林同志,你过稿的是一片长篇小说吗?”

这时候,年轻的邮递员忍不住问,他看向陈家林的眼神都有点变了,带着点惊讶、敬佩。

陈家林点点头:“是的,是一篇小十万字的长篇……嗯,编辑在信上说了,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这一篇小说会在下一期的《小说月报》上刊登。”

“居然是长篇,陈家林同志,你真的太厉害了。”

年轻的邮递员有点激动起来,对着陈家林比起了大拇指:“我自己平时也很喜欢文学,也想写东西,可是我的水平和你没法比,我拿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投过几次稿,可是都被退回来了。陈家林同志,不知道以后我能不能来向你请教写作方面的事情?”

陈家林连忙装上一逼,摆手说:“不要这么客气,别说请教,我们可以互相交流,一起进步。”

“谢谢你,陈家林同志!”

年轻的邮递员点点头,又语气尊重说了一句“我还要赶着送信,下次见”,很快就转身离开了院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