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想干什么(2 / 2)

他自己则拿了一本《收获》,坐到一旁翻起来。

这是编辑们每个月月初必做的功课,除了看他们自己的稿件,还要看看别家出了什么好文章、好作者。

发现了好作者,当然要想办法去约稿。

有助于了解文学界的动向,是很必要的途径。

其他编辑也陆续过来,挑一本想看的杂志看起来。

陈世聪之所以挑了《收获》,那是因为陆遥在这一期发表了他的《人生》。

他当初通过王伟玲认识了陆遥,一直想向陆遥约稿,可惜却一直未成。

后来陆遥经过王伟玲的介绍,投向了《收获》,陈世聪更是没有办法了。

这篇《人生》据说是花了陆遥三年时间构思、创作、重写才最终写成,算是陆遥的心血之作。

陈世聪一边看那打动人心的文字,一边深感遗憾。

要是能把《人生》拉到《燕京文学》来,那该多好……真是可惜了!

“《小说月报》这一期到底怎么想的?”

突然,编辑部内一名编辑发出这样的一声感叹。

不少编辑都把目光投了过去。

陈世聪也抬起头,皱眉看去一眼。

那编辑向同事们扬了扬手里最新一期《小说月报》,面带无奈的说:“你们也都看看他们这最新一期吧,这篇《少年派的梦幻漂流》,我感觉有点奇怪啊。”

陈世聪只看了一眼后,又再把注意力放回到《人生》,这时候,他只想好好把这一篇故事看完。

倒是有其他编辑,好奇的走了过去,拿起那本《小说月报》,看了起来。

等到陈世聪看完《人生》,心情还有点起伏不定,为故事里那些人物的遭遇而感怀。

却听见有几名看过《小说月报》的编辑在议论。

“算是猎奇吧,关于海难的故事,这可不多见。”

“可这样的故事有什么意思,写得和童话一样……啧,那些动物是怎么一回事儿,这样的故事看着吸引人,可其实里面什么也没有。”

“也不是什么也没有,主人公所在的地方信奉妈祖,母亲信奉佛教,故事里又出现的道观,至于主人公的父亲,则是一个现实的生意人。

我挺喜欢主人公的父亲这个角色的,对主人公说的那句老虎的眼睛里只有你的倒影,就很哲学。

还有,他对主人公的谆谆教导,就是想告诉儿子不管什么宗教、什么神,只要对自己有用就去利用,这个人物算是立住了……”

……

陈世聪听了一会儿,走过去把《小说月报》拿起来,随手翻看。

不一会儿,那篇叫做《少年派》的小说翻了一半,他也大概有点明白其他同事们的议论是为什么了。

这小说……有点奇怪啊,居然是刊头文章。

作者叫……陈家林,没听说过,居然是新人。

一个新人写的刊头文章?

陈世聪也开始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小说月报》……啧,他们这是想干什么?

因为这一份疑惑,之前脑子里的《人生》渐渐放下了。

陈世聪很快把整篇《少年派》看完,独自琢磨了一下后,终于忍不住走向电话,给津海的同行打了过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