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此处不留67(1 / 2)

1982年,国内比较大的电影制片厂,主要有长影、北影、上影、81、西影、峨眉、珠影和潇湘这么几家。

其余的还有广西、山西、天山、浙江、北青、天津、南京之类的一些影厂。

这时候最大的是长影,建国后第一家建立起来的电影制片厂,他们的风格主要是乡土气息比较浓厚。

北影的风格是京味,81的风格是战争片,西影要到第五代出现后,才真正冒头,现在还谈不上风格。

而上影,主要风格是海派……

说白了,就是后世的那股子都市感。

就拿《庐山恋》这么个片子来说,要是放到别家,还真拍不出来。

“第一部吻戏”这样的电影,就算长影愿意去拍,拍出来也绝对能尬死个人。

因此,对陈家林来说,他觉得上影的风格最适合自己。

不过这也并不是说,他非上影不行。

这一次来上影,主要还是因为杨严进来找他,他也愿意过来看看这个时代的滨海,所以就来了。

由始至终,他真没多少要进上影的想法。

顶多是想写个剧本,赚点稿费。

如果电影能拍出来,他这个作者肯定也名气大涨。

以后不管是发表文章还是出书,销量都能水涨船高,这才是最重要的。

“唔……”

石方宇听到陈家林这么干脆利落的回答,不禁怔了一怔。

尤其这“我不答应”四個字,非常的不婉转,带着点强烈抵触的意味,让他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过略一沉吟后,他想起了陈家林的年纪,又有点恍然了。

他觉得陈家林这样的半大孩子,对很多世情都还不太懂,或许并不知道自己让他进入上影厂的这个机会有多难得,所以才会拒绝。

于是,他又轻轻托了托自己的眼镜框,耐着性子说:“小同志,不用着急嘛,你再好好想想,这个机会对你来说,可是很难得的。”

其实在石方宇看来,他觉得自己给的条件真的很“优待”。

这年头,版权之类的说法基本上没有。

一个影厂想要一个作家的作品改编电影,对作家来说是莫大荣誉,只要说一声,基本上就能拿到。

这是出大名的事情,谁不想啊?

所以改编费什么的,就不多了。

即使再过几年,莫延写的《红高粱》被改编成电影,版权费也只有800块钱。

这种程度的改编费,和后世那些ip动辄几百万、上千万,根本毫无可比性。

所以在石方宇的观念中,上影厂想要陈家林以后作品的优先使用权,陈家林没有吃太大的亏。

关键是这样就能换来进上影厂的机会,要是换成别的人,绝对要抢破头。

陈家林听了这话,还是摇头:“我没想过要进上影,所以石主任,我们还是聊聊《驭风少年》的剧本吧。”

石方宇的脸色又沉了,没有吭声,只是看了看陈家林,又看了看面前的剧本,似乎在思索什么。

杨严进连忙说:“石主任,《驭风少年》这个故事很好,如果能拍出来,绝对会是一部好电影,我非常喜欢这个剧本,真的很希望可以把它拍出来。”

这算是求情的意思了。

可是石方宇抬头看了他一眼,想了想后,把剧本推了回来:“小杨,这剧本的问题我已经和你说了,要改,改好了以后再来找我吧。”

“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