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毕恭毕敬69(1 / 2)

陈家林在滨海玩了三天,很高兴的坐上火车,返回江城。

他不但把自己身上的两百多块钱花了个精光,连带还问杨严进借了两百,采购了不少东西。

杨严进这三天一直没再提剧本的事情,直到陈家林要走,他才说:“我已经把剧本寄出去了,有消息以后,会马上告诉你的。”

陈家林倒不在意这些,只问:“这剧本你觉得我该要多少钱?”

“至少2500吧。”

杨严进想了想,给了个数。

“能要这么多?”

陈家林有点惊讶。

杨严进说:“用你的小说改编电影,这得给500,剧本本身2000,差不多了。”

微微一顿,他又说:“《驭风少年》写得很不错,或许可以多要点也行,不过不能太过分。”

杨严进挺“理解”陈家林的,知道陈家林家境不好,要赚钱。

这一次陈家林到滨海帮他写剧本,最终落得个这样的结果,他心里感到非常愧疚。

唯一可以安慰的,是厂长徐桑初愿意给陈家林每天2块钱的补贴,还有这一趟的路费。

2500块钱!

听见这个数字,陈家林觉得可以了,比他预想中的多。

主要是性价比比较高,他两天就把剧本弄出来了,这钱赚得容易。

别小看2500块钱,这已经是四分之一个万元户。

按照2009年燕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写的一篇学术研究报告指出:“万元户,是個响当当的头衔,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简直就是土豪的代名词。那时候米价是0.14元,肉价0.95元,走亲戚送礼2元左右,压岁钱0.1-0.2元,万元简直可以数十年不愁吃穿……

三十年通货膨胀的侵蚀,万元户变成了历史概念,那么,现在多少财富相当于以前的万元户?答案是:255万。”

所以,如果剧本能卖出去,陈家林等于只花了两天功夫,就赚了60多万。

下了火车,陈家林大包小包的直奔回家。

看见儿子,张素珍是既高兴、又心疼。

高兴的是儿子终于全乎的回来了,没缺斤少两。

心疼的是儿子太会乱花钱了,带回来一堆的东西,全都是不实用的。

什么凤凰牌羊毛衫,什么大白兔奶糖,什么上海牌护肤脂,什么虎头牌手电筒,什么回力运动鞋,还有皮鞋……

花那么多钱买这些东西,还不如到粮站买点米面呢。

“妈,这羊毛衫是给你买的,可暖和了,还轻,比你整天在家里穿着大棉袄强多了。”

“还有这个奶糖,是给我二哥的,他肯定喜欢。”

“这个护肤脂我给你和大姐都买了,一人一盒。”

“手电筒我想要很久了,这回终于买了,以后大晚上上厕所,就不怕太黑看不到路了。”

“还有鞋,我主要是给我和我姐卖的,不过想了想索性也给你买了双皮鞋,我看过年的时候你的鞋都破了,也没换新的……”

陈家林献宝似的把东西都拿出来,一一给母亲展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