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初临会场84(1 / 2)

陈家林独自走进一个杂物间换衣服,讲真,他心里挺感动的。

居然还为他准备了衣裤鞋袜,这么细心的照顾实在让人感觉暖心。

其实他的包里有一套新衣服,是母亲特地给他准备的,说是要出去拿奖,得穿好点。

不过陈家林真心不在乎这些外在的东西,毕竟他从后世来,这时候穿什么都觉得土气难看,自然也就不去追求。

把一整套行头换好,陈家林没觉得有多好看,不过他走出来后,周燕如绕着他前前后后看了一圈,却是笑着说:“不错,真精神!”

然后,周燕如领着陈家林去了一趟办公室,和主任苏新群见了一面。

他和周燕如的年纪相仿,外貌看起来更古肃些。

他对陈家林说话,主要是表达的是关心,不过言谈举止却给人一种苛刻的感觉,带着点长辈对待晚辈的上位姿态。

聊了几句话后,周燕如又领着陈家林很快从办公室出来。

两人从楼道走下的时候,周燕如对陈家林说:“苏主任的话不多,他平时就这样,不爱说话,不过他还是很关心你的,毕竟你是我们杂志社今年唯一一个获奖的作者。”

自从阿巴阿巴结束,各大文学期刊复刊。

《燕京文学》在李青泉的带领下,坚持“提倡文学作品的真实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在思想健康的前提下,作品的艺术性应受到特别的重视”这样的编辑方针,所以崛起得非常快,很快就成为种花家国内的甲级刊物。

之前连续几年,《燕京文学》都出很多不错的作品。

例如78年的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79年邓友眉的《话说陶然亭》,80年陈建弓的《丹凤眼》,以及锦芸、汪毅的《笨人王老大》,81年汪曾祺的《大淖记事》,林斤兰的《头像》。

甚至更早一些,汪曾祺的《受戒》,尽管因为某些不可名状的原因没有获奖,可是影响力却很大。

自从李青泉被调离后,《燕京文学》显然没落了。

仅仅这么两年,很快就掉出了国内最领先的期刊阵列。

不少作者已经不怎么给《燕京文学》投稿。

就拿汪曾祺来说,他和《燕京文学》的蜜月期已经结束,从此再也没在《燕京文学》发过作品。

这次要不是陈家林奇峰突起,《燕京文学》甚至连一篇入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作品都没有。

就算《等车》入了围,最终获奖也是一位《另一只鞋子》造成的声势所致,《燕京文学》真就是捡了个便宜。

因为陈家林的“争气”,在明面上让那位苏主任保住了一点“成绩”,所以他对陈家林还是挺“和蔼”的。

陈家林倒是不关心这些,他想了想,冲周燕如问道:“老周,我的《两小无猜》真的能在你们这里发吗?会不会有问题?”

《两小无猜》的故事情节还是有点“曲折”的,陈家林担心折腾到最后,却过不了某人的那一关。

周燕如语气坚决的回答:“你放心吧,这事儿我会一直跟着的,你的故事写得非常好,也没有别的什么大问题,肯定能过。”

“哦,那就行。”

陈家林心里虽然还是拿不准,不过既然眼前这位老编辑这么说,那他也信了。

在他的记忆中,苏新群之后,《燕京文学》的下一任负责人会是周燕如。

周燕如目前是杂志社的编委,资格又老,她的意见在《燕京文学》编辑部里份量还是很重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