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2(2 / 2)

一开始是用水性的白板笔写,这种笔写的字,一下雨就没有了,也很容易被擦掉。后来就进行技术升级,全部换成油性的广告笔,黑色和红色两种,主要看在什么颜色的墙上写。

做这个最大的风险在刻章,因为要盖公安局的钢印,伪造国家机关印章,这个罪可不小。高校的印章就要轻很多,公司印章就轻了。

他哥把制作印章的电脑和印章成品都放在工地上,那时候很多老乡在华西建筑公司做工地,在工地上藏东西是很容易的。所以接到订单之后制作是安全的,连自己人都不知道在哪里。

危险的是送证和收钱。一般情况下,要做假证的人要先交定金钱,边防通行证是交20块,同时提供照片,盖钢印的时候要压着照片一角的。最好是有相应的和假证相同真证的复印件,这样印章就按照复印件复制,能做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要技术是一定的,要是人家拿了假证过不了关,谁还来办呢。

送证的时候收收尾款。这最危险,通常会早一点到达约定地点,观察周围有没有可疑的人,也能看到取证的人是几个人来,有没有可疑。发现情况异常就不出现,就算对方已经认出人了,也没有用,这时候要交的假证一定不在身上。

有时候就会有公安假装成要办证的进行诱捕。就是抓到了,也都是小喽啰。身上不会放其他的证,一两个证就是拘留一天,也没有办法定罪。像她哥那样的人是永远不会出面的,中间有传递的人。也就是防火墙,外面的人永远联系不到他。

后来这个行业的需求就延伸到了制作毕业证,各个大学的都有,当然也有更多的什么收入证明、结婚证离婚证等等,如果你有一个样板,什么公章都能刻。这个行业后来一直持续了很多年,最后集中在宝安北路,这里是人才大市场和罗湖人才市场。

这个女孩的哥哥没有上过大学,所有电脑和制作印章的手艺应该是别人教他的,他做这个很多年,当然也知道风险最大的地方就是印张。

按说,一个人来制作假证件,制作好的印章用完了,就要销毁,这样就没有太多证据,永远不会被定大罪。

所有的风险都是和利益相互作用,一定会产生冲突。关键点就是印章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一开始重复性不大,派出所一样的人来办证,这种概率比较小。大学的印章就不同了。总共就那么多大学,大家喜欢做的大学毕业证是湖南大学、四川大学,这些大学的印章其使用率特别高。

重复使用,这样不单是可以节约制作成本,也能提高制作假证件的效率,从最初的5个小时,到最后20分钟就可以给证。所以做完假证之后大量的印章就被分类存放在工地的工棚里,为他的最终结局埋下了伏笔。

最疯狂的时候她可以一天挣几万块,有几个长期的大客户。那时候企业要把公司注册在特区,这样可以享受特区的优惠政策。公司的生产就放在关外,成本很低。公司内大量的人员要进出关。就需要办批量的假通行证。

工地上确实是公安没有想到的,有人来举报的时候还半信半疑。建筑工地就是这样,大家辛辛苦苦干一个月,有些人一晚上就全输了。工地上赚钱最多的不是哪些最能吃苦的,是打牌最厉害的。有些人还在带着老婆一起到工地上打工,所以故事也很狗血。打架是难免的。她哥当然不会和这些人打架,都是他的朋友会啊,他也要帮朋友出头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