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清华大学门外的留守儿童54(1 / 2)

我回去房间的时候,先去看了一下,爱娣早已经睡着了,房间的空调有点冷,她把被子裹的很严实。

搞着个枕头,歪着脖子睡得很香。

手机在一边放着,我给接上充电线。关了房间的灯,关了洗手间的灯,关上洗手间的门。

我自己住一间,朋友安排了一个女的,当然要自己付钱,这是行规。

那个女人早上5点就走了,这也是行规。

我接着睡到了8点半,闹钟响了,这时候必须起来吃早餐了。

酒店吃早餐是6点半忽悠开始了。已经有几波的人吃完走了。我打电话叫醒了爱娣,喊他下楼到西餐厅吃早餐,记得带着房卡。

吃早餐的时候有个人走过来,吃了一惊,在这里碰到了。

这女孩子是经常在北上广深到处跑,杭州也经常去。男朋友也有很多。

在深圳的时候我们会偶尔碰一下,一般都是第二天有些事要忙,就分开了。

想不到世界真小,参加会展来了,在这里碰到了。

她邀请我去她房间谈一下项目的事,爱娣在旁边,我就说“又有大项目了,好,我吃完就过去。”

爱娣回房间等我,我就去那个女孩子房间谈,开诚布公的,完全没有保留,真是累死我了。

接下来就主要是旅游了,按照爱娣的想法,想去那些大地方,天安门、长城、圆明园。

有爱娣在,我也就不约见BJ那些狐朋狗友了,尽快完事回深圳。晓雯的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办完。

其实有时候过来京都,会三三两两的聚一聚,吹吹牛。看谁又有什么好的生意路子。

京圈的人路子野,况且有几个确实是有背景的。

他们会经常帮一些进京的商人找一把伞,有时候也处理一些疑难杂症。这些话学生未必听得懂,生意圈的人都懂,所以生意圈的人对这些京圈的人是既爱又恨。还要时不时过来窜一窜,希望认识一两个能办大事的,以备无患。毕竟现在做生意,你很难搞清楚什么时候有雨。

清华大学有个互联网研究院,是几个名人办的。

早就答应了去看一看的,这次倒是有时间。

带爱娣去校园里看看,也是不错的,再说了清华大学久负盛名。

让她产生好好读书的念头,然后打了电话。

秘书长是原来证监会的领导,退了。

是之前就可以促膝长谈的朋友,他对金融政策有很深的解读。

黄先生退休之后,和清华大学的教授办了这个清华大学互联网研究院,并担任会长。都是熟人,就邀请了这个朋友来做秘书长。

爱娣刚到公司的时候,对招聘前台也需要本科文凭颇有意见。文员给我说的时候,我知道,就是要她知道学历的重要性,开始理解学历和生活的关系。

她要面对的就是面前的这个社会,是绕不过去的。如果有清华大学的毕业证,找工作当然就容易。

互联网研究院是在清华大学一个小院子,靠近双清路,是个独立于大院子的。

到达的时候有点失望。这应该是个三产的地方吧,不在清华大学院内。

简单的聊了些事情,最主要更深的了解了秘书长朋友的资源深度。

爱娣是聪明的,她说:“你可别指望,我可不敢考这么好的大学。”

“我也考不上。”

我说只是来看看,我还想去哈佛大学看看呢。

她说,为什么,又不能上,还要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