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御史大夫的邀请23(1 / 2)

东轩书院。

东轩文会第一局的书法比试,叶醇毫无疑问地拿下第一。

沈清川站在叶醇身旁,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他明白,叶醇这一脚,是为了自己被李向等人踢落河中而出的气。心中虽有感激,却也担心叶醇因此陷入更大的麻烦。

他走上前,轻声劝道:“叶兄,今日之举,虽解了心头之气,但李向之父乃是御史中丞,此事恐怕难以善了。”

叶醇冷眼扫过李向,那人的脸色苍白如纸,眼中满是不甘和愤怒。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声音平静:“他自找的,便让他自己承受吧。我叶醇行事,从不后悔。”

李向被踢断腿后,顾怀卿等人急忙上前将他扶起,众人七手八脚地将他抬往医馆治伤。

李向面色苍白,疼痛让他无法保持刚才的嚣张,但是他见提出两万金铢的赔偿都不能让叶醇放过他,心中怒火中烧,依然咬牙切齿道:“叶醇,你居然敢这么对我,我一定要让你付出代价!”

随着李向被抬出东轩书院,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一场闹剧看似平息,然而乐文松作为书院的长者,却深知此事远未结束。

“叶公子,此事你虽是为了清川解气,但后果堪忧啊。”乐文松站在叶醇面前,语重心长地说道,“李中丞权势不小,若是得知此事,定会对你不利。你需得早作打算。”

叶醇望着乐文松:“乐先生,我既然做了,便不惧任何后果。李向之父若来寻衅,我自会承担。”他的声音虽轻,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然。

文会继续在东轩书院举行,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

学生们继续剩下的比试,有的抚琴弄弦,有的执棋对弈,有的则低声吟咏。

乐文松将叶醇拉到一旁,目光深邃,看着叶醇道:“叶公子,你的书法造诣已属上乘,但诗词亦是重要一环。我观你气宇轩昂,胸中必有丘壑,何不来我东轩书院中,好好学一学诗文?”

叶醇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笑道:“乐先生抬爱了。我虽有些游历的经历,但对于写诗这等高雅之事,实在是力不从心。”

乐文松摆摆手,说道:“写诗是水磨工夫,非一日之功,不必心急。但你既然有东陆人少有的西陆、北陆游历经历,不妨先将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悟,都写下来。哪怕初时不成章法,但日积月累,必有所成。”

叶醇沉思片刻,点点头道:“乐先生所言极是。别处的景致风俗确实与东陆大有不同,若能将这些写下来,倒也是一件趣事。”

这时候,顾文忠缓缓走近叶醇,阳光透过梧桐树的缝隙照在他的脸上,他的脸上显出些明暗变换的光来。

叶醇微微抬头,目光与顾文忠相遇,这才认出这位位高权重的上唐国御史大夫正是前些日子在庆云居中偶遇的那位老人家。他心中一动,难怪当时老人家说让自己记住他的名字,原来早有深意。

叶醇连忙行礼,说:“顾大人,叶醇有礼了。真没想到再次见面会是在这样的场合,实乃荣幸之至。”

顾文忠笑着扶起叶醇,声音中透露出对后辈的赞赏:“叶公子,老夫近来可是时常听到你的名字啊。我第一次从国主那里听到‘叶醇’这两个字时,还有些不敢相信。没想到那日在庆云居共赏《思云帖》的少年,就是最近名满木兰城、写出醇星体的书法大家啊!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顾文忠的目光注视着叶醇,像是在欣赏一件稀世珍宝。聊了一会儿,顾文忠的声音变得温和而庄重:

“叶公子,我观你眉宇间有一股英气,想必也是心怀大志,想要建功立业的。不如先来我御史台中,做个书令史熟悉熟悉,过段时间再做个主簿,相信凭借你的才华和能力,很快就能做出一番功绩,这样也更好为我上唐出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