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镇上(1 / 2)

第二天一大早,黎大海和十六趁着太阳还没出来,拉着板车就往镇上去,路上草叶子还带着露水,把裤腿都打湿了。

不早点走,等八九点太阳晒起来,回程就要人命了。一个多小时路程,能把人晒晕。

先去镇西头的粮站,交了110块钱,买了500斤的粳米,等9点上班粮仓开了的时候过来拿。本来想让人家送货来着,结果理都没理,气死了,这个年代吃公家饭的叼毛还没法说。

“呸,那个娘们什么东西,不送货就算了,还骂人,不就是粮站的员工嘛,有什么了不起。”小十六路上还在喋喋不休的,气得要死。

“行了行了,现在人家确实了不起,赶紧去酒厂,嘴都说干了你不累啊。”嫌弃的看了看小十六,这破孩子嘴真碎,现在吃公家饭的就是拽,你能怎样。

镇上有个酒厂,就卖本地的粮食酒,在镇中心有个直营铺子,听说还供应市里。

“阿昌”黎大海远远的对着酒铺门口的年轻人喊了一声。

这是村子里财叔家的大儿子,走的宗族关系,在酒厂上班卖酒。

“大海哥,来买酒啊。”阿昌看到黎大海,挺热情的。昨天晚上老爹特意打电话跟他讲了白天的事,半天家里搞了300块,还有奖励证书,高兴死了。

“昨天搞了几条蓝环海蛇,泡点酒喝。”

闻言阿昌也挺羡慕的,海蛇收购价格不高,但是不好搞。

“库房那边还有一个小时开门,你们来早了,要多少斤我给你们记上,等会过来拿吧!”

“要50斤,玻璃缸子装的那种。”

“玻璃缸子要加5块钱,给你弄个塑料的大壶吧,这个就加一块钱”阿昌好心提醒。

“不用,就用玻璃的,不然没泡死放出来咬人怎么办。”听人讲过,曾经有人泡海蛇几个月都没死,放出来的一瞬间就被咬了,差点人没了。

“好,我记上了,等会过来拿就行。”

黎大海忽然想起来,大塑料壶一直都不便宜,这次一块钱就能买到?索性问了一下。

“你说这塑料壶啊,镇上刚开了一家注塑厂,可以做容器,进货块把钱一个,厂里也没想着靠这个挣钱,就一块钱一个跟着酒卖了。”

黎大海心中一动,他一直想搞那种大鱼排,后面抓到浅海小石斑之类的还可以养一下再卖,而且钓鱼也很挣钱。就是一直找不到适合的排底,浮球的浮力不够,铁桶木桶不耐腐蚀。

去年在县里问过了,也没有那种塑料袋套着泡沫的底子,这种耐腐蚀又轻的东西市里居然没有生产。

原来塑料桶价格太贵了,大的塑料桶一个接近20块,还要去市里买,做一个大鱼排没个万把块搞不下来。

现在倒是可以去镇上这个厂看看价格,便宜的话年底先不搞房子,做个鱼排。

“阿昌,注塑厂在哪啊,我去看一眼。”

“在靠近小元村那里,从大路过去半个小时就能看到。”

“把你自行车借我一下,我去看看。”

虽然有点舍不得,但是黎大海开口了,阿昌也不会驳了黎大海面子,把车子推了过来。这个年代借自行车就和以后借汽车差不多了,一般人舍不得随便借。

“十六,你在镇上玩一下,我去看看。”说着,给小十六留了两块钱就蹬着自行车走了。

到了地方才发现,这是新建的厂房,墙上水泥还没干透。门口铁门没关,里面好像人来人往的一直在忙,大门上面几个铜字“东营注塑厂”。

看着没人看门,黎大海把车子停到保安室墙根,才溜达进去。

“有人没,厂里有人在吗?”进了门口故意喊了两声,防止误会。这年头开厂的都比较横,万一拿他当小偷就扯淡了。

“你好,我是注塑厂厂长李广发,请问有什么事吗?下订单的话可以去办公室喝杯茶聊聊。”

里面出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秃头男,很罕见的言语客气,让黎大海早上受的气都消了。不对比就没有伤害,人家这厂长都能这么客气,粮站那老娘们能气死人。

“你好,我是小湾村渔民黎大海。想订一些东西,可以先看看你们的颗粒吗?”黎大海没有急着聊订浮筒的事,先看看这个厂房设备原材料怎么样。

“可以,注塑颗粒和机器在这边,请!”

仔细参观一下厂区,发现这家厂管理一般般,倒是员工热情都挺高的,而且机器设备都是新的,一部分机器还是进口的。

一看就知道这是有背景的厂子,现在外汇指标和购买门路不是一般小厂能搞定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