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蛟山58(1 / 2)

四月末,鸟雀啾啾而鸣,瞎子少年一袭玄袍坐在院中。

不见世间浮华,反倒心中宁静。

越是大乱逼近,就越是要心中太平。

他扫了眼面板:

【加点:146点】

【境界:黄级乙品】

【功法】

玄武真形(4形)(黄级乙品)(圆满))(+)

飞轮劲(黄级丙品)(未入门(2/4))

劈劲(黄级丙品)(未入门(1/4))

蛮熊劲(黄级丙品)(未入门(0/4))(与现有功法冲突)

...

其中,“劈劲”是巨斧武馆“交流”获得的,居然契合;“蛮熊劲”则是大熊武馆“交流”获得的,这个就没那么好运了。

获得之后,他自己就尝试着修炼了起来。

他修炼的速度很快,已经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在修行了。

一个形境大圆满再去修劲境的功法,不该是极快么?

事实也是如此,宋成感觉修炼的很顺。

可足足八天下来,他《飞轮劲》才往前跨了2点,劈劲则是花了四天,往前跨了1点。

此时,他的选择有两个:一是推演《玄武真形》的战法;二是修行《飞轮劲》或是《劈劲》。

‘80点,推演《玄武真形》,直到成功。’

少年做出了决断。

瞬间,玄妙的感觉涌上。

形意合一,罡气自生,在时间碎片里,他以《化蛟》为基础,日夜操练,却犹然不足。

于是他踏上了角斗场,化身成一个角斗士,然后与一个個面目模糊的人交手。

在不停的交手中,凝练顺应形意的杀招。

终于,在一次生死搏杀中,他险胜,却也悟出了一式脱胎于《化蛟》的招式:无影。

角斗场上交锋,瞬息万变,你不仅需要力量大,还需要足够快,才能争到那一线生机。

“化蛟”犹然有形,“无影”却是蛟龙无形。

一刀斩出,速度快极。

慢慢的,他成为了角斗场的常胜者。

一式无影,让观众在呐喊时会偶尔喊出“刀王,无影刀王”之类的兴奋声音。

但他知道还不够。

他的功法还能孕育出更强的力量。

他并未追求到对应着功法的招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追寻着那更精妙的刀技,却发现怎么也无法突破“无影”的范畴。

他的体能开始衰弱,他鬓角开始生出白发,而观众席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亦开始厌倦他这个怎么还未离开角斗场的人。

终于有一天,他迎来了一个强壮无比的刀客。

这个刀客远胜于普通选手。

也许,是观众看腻了他,所以寻了位高手来了断他吧?

他并不畏惧,如往常挥刀应战。

可是,他已经老了,疲了。

他的“无影”速度不再那么快,但对手却凶残无比,疯狂的打击压迫的他毫无还手之力。

他只能勉强对抗,“无影之刀”不再用来杀人,而用来苦苦支撑。

这时候,他忽地明悟了一件事:或许...他那空着的左手可以配上一面盾。如果有一面盾,那么刀盾合击,一攻一守,岂不好?

也许,这就是他年轻时候追寻的那能发挥他力量的可怕招式。

一念,好似过去许多年。

少年再度睁眼。

面板已经产生变化:

【技能】

玄武二式(黄级乙品)(刀盾)(小成(4/32))

推演是在第十四次成功的,剩下的点数就都加到了《玄武二式》之上。

宋成看着小成的《玄武二式》,他知道这所谓的“小成”其实是他所掌握的第一式——无影。

而对于第二式,他才刚刚有了一点苗头。

...

少年扫了眼数据:90~149,上限提高了8点。

他略作思索,继续加点。

‘29点,参悟《玄武二式》。’

点数投下,《玄武二式》的进度瞬间变成了“大成(1/64)”。

玄妙感觉再度浮现。

那“时间碎片”中,他已再度变成了少年,但这一次,他的左臂多了一面半人高的大盾。

他决定以刀盾去战场磨炼技艺。

战场上,刀兵无眼,他宛如被淹没在惊涛骇浪中,每日都在其中挣扎,也在磨炼...

一次大战后,他终于明悟出了一式——“蛟山”。

盾为山,藏人。

可这座山却又充满了杀机,随时可能夺走入山之人的性命,宛如一座藏着噬人蛟龙的山,故曰“蛟山”。

这是攻防一体的招式,是坚固之盾,配合无影之刀而形成的杀伐招式。

但是,他只是明悟,却还不够熟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