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拍电影?没兴趣(求追读)(1 / 2)

简单地认识了一圈,张伟宁便领着众人前往安贞西里附近,穿过楼梯,他们来到一家临街商铺的二楼。

打开房门,一间三十平左右,放着两套架子鼓、一架电子琴的房间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这里以后就是你们排练的地方了,乐器目前只有架子鼓、电子琴,吉他之类的乐器暂时还没运到。”

说着,张伟宁抽出一串钥匙。

“沈浪,钥匙给你,排练结束记得把门锁上。”

“OK。”

看着眼前的排练室,沈浪笑着点了点头。

90年代初期,摇滚乐队最头疼的地方,必有练习场地一项。

众所周知,摇滚乐很噪。

各种意义上的噪。

吉他还好一点,音量能够调小一点,鼓就不行了,扰民最严重的就是鼓。

想要找一个排练场地,可谓是千难万难。

很多乐队把排练室放在地下,不是因为喜欢地下,而是地下室可以极大的减少噪音。

租金也便宜。

一旁,轮回乐队的几位成员也是全程笑脸,之前他们排练都是打游击。

隔段时间就要转移。

架子鼓转移最是麻烦,因为太大。

有了固定场地排练,不亚于从游牧文明进入农耕文明。

爽!

“张哥,以后我们能借用这里吗?”

趁着张伟宁没走,赵蔚直接问道。

“当然可以。”张伟宁又不是那种不近人情的人:“不过,前提是这里没人使用。”

“我懂。”

赵蔚哈哈一笑,这趟活接对了,不仅有钱拿,还混到一个排练场地。

“那行,你们在这先练着,我还有点事,下午再来。”

“好,张哥再见。”

“张哥,拜拜。”

介绍完场地,张伟宁急匆匆地离开了现场,他得去找其他乐手。

一整个交响乐团啊。

一想到这件事,他就头疼。

其实,早上他已经联系了青音乐团、华夏音乐学院那边,但人家没空,前者是真的没空。

华夏青年交响乐团在欧洲交流。

华音学院下属的乐团也有任务安排。

没办法,他只能另寻他路。

张伟宁走后,沈浪和轮回乐队的几个人没有太多的废话,架好谱子,直接开始排练。

前期排练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

没有哪个乐队是一边在棚里排练,一边录音。

那是不差钱的顶级大牌才有的待遇。

磨刀不误砍柴工,排练好了再进棚录音,至少能省下一半成本。

轮回乐队的几位成员,除了吴桐之外,其他人都已经参加工作,吉他手赵蔚、鼓手焦全捷都是军乐团成员。

贝斯手周煦是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首席贝斯手,另外一个吉他手黎强是总政军乐团萨克斯手。

今天正好是休息日,他们都有空。

如果是工作日,他们只能下班之后过来排练。

不得不说,张伟宁的眼光很毒辣,轮回乐队的几位成员,技术是真的不错。

虽然跟那些顶级乐手、鼓手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放在内地,他们的技术绝对是第一梯队。

上午他们排练的是那首《蓝莲花》,这首歌沈浪没有采用专辑原版编曲,专辑版的编曲比较简单。

他用的是许威2015年【此时此刻】全国巡演的现场live版,【此时此刻】巡演版本的编曲堪称经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