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宝丽金邀歌51(2 / 2)

“我送送你。”

陆学长正准备起身,沈浪却摇了摇头。

“陆哥,不用了,你忙你的,我自己回就成。”

“是啊,学长,你身子弱,别忙活了。”

一旁,田壯壯跟着搭腔,他很欣赏,也很照顾陆学长。

如果不是欣赏,他哪会亲自给陆学长拉投资?

可惜啊,要不是那场换肾手术,陆学长的第一部电影早就问世了。

稍后,沈浪跟另外三人打了个招呼,然后就独自离开了北影厂。

下午在央芭,还是以排练为主。

曲子需要修改的地方,基本都改完了,后续如果再改,得看录音之后的成品效果。

《我相信》这首歌既然用到交响乐团,那肯定得用模拟录音的方式。

在80年代之前,计算机技术还没有成熟,专辑录制都是采取模拟录音的形式。

虽然数字录音失真更低,底噪几乎没有,但模拟录音录下的声音更有现场演奏的感觉。

所以,即使现在的数字录音技术很成熟,很多古典乐唱片的录制仍然会采用模拟录音。

具体录制的方式,大致是一遍一遍的练,每排练一遍,录一遍,然后再进行剪辑。

每一段只截取最好的。

如果是正儿八经的古典乐唱片,很多都会在音乐会现场录音,最后再剪辑最好的片段。

下午四点左右,沈浪收到陈建添的BP机留言,而后,他借用央芭的电话给他回了一个电话。

“喂?”

“是我。”

“真的?”

电话刚一接通,陈建添就给他送来了一个惊喜。

邀约的事,有谱了!

过几天,商业二台和通利琴行会以嘉士伯音乐节官方身份,正式向沈浪、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发出演出邀请。

以两岸交流的名义。

接着,又是第二个好消息。

陈绍宝空运了一把吉他,一台音箱,以及一堆唱片过来。

货已经到了,放在流芳宾馆,随时等待沈浪去取。

一把芬达大双摇电吉他,一台马绍尔电吉他音箱,配套的效果器、调音器、吉他架等等,一应俱全。

重点是,它们都是送给沈浪的礼物。

免费!

陈绍宝这么做的用意,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砸钱!

博取好感,顺道在跟陈建添做个对比。

陈绍宝跟陈建添认识多年,知道陈建添的性子,要说小气,也不至于,但陈建添是那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比较小家子气。

说完好消息,陈建添又说了一件事。

“沈浪,还有一件事,邵宝想向你邀歌,这样吧,你待会排练结束,到宾馆来一趟,到时候你跟他亲自聊。”

“好,我一会就过来。”

如今,内地跟香江虽然已经互相通了电话,但这块业务属于国际长途。

一分钟收费20块。

贵的吓人!

而且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拨打国际长途,像燕京这样的大城市还好,国际长途的网点比较多。

作为涉外宾馆,流芳宾馆就具备国际长途业务的资质。

如果是一些中小城市,一个城市可能只有一个地方能打国际长途。

排练结束,沈浪告别央芭乐团,然后便打车前往流芳宾馆。

今天那依不在。

好像是陪她妈妈探望某位长辈去了,具体是谁,沈浪没问,他只想恋爱,不想结婚,没必要了解那么多。

赶往宾馆的途中,沈浪一直在想一件事。

邀歌,他肯定不介意,只要版权不是买断,他都能接受。

他考虑的是,到底是给好一点的歌?

还是给一首一般的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