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歌舞55(1 / 2)

旁人哪里听不出范辙话里的意思,纷纷捧哏道:“嘶……难道是那位?”

“传说那位的美貌,便是九天玄女下凡也比不了。”

“恭喜恭喜!”

“恭喜啊!”

范辙一脸得意,高兴非常。

只见范辙喝了一大口酒,叫嚣道:“那位的美貌,你们没福,是看不见了。可等到将来我成亲的那日,说不定能让你们一睹芳容?嘿!我告诉你们,能看她一眼,便是少活十年也值了!”

范辙兀自吹嘘,实际上唐颖入府后,也只是在拜见范昭子时见过一面而已。

一国公主,又是女眷,自然不方便在大庭广众之下参加饮宴。此时或许是在内厅,陪着母亲大人说话。

范辙当然也想过去凑热闹,但一个大男人往女人堆里扎,实在太不像话,也只能堪堪忍住。

正在他感叹自己相思无际时,突然神色一动,有了主意。

唐颖喜欢诗赋,那是否可以用一首大作将她引出来?

一念及此,范辙对苏洵道:“兄台诗才惊世,现在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可有大作供我等欣赏?”

此言深合众意,便连跳完舞刚刚下台致谢的李师师姑娘,也目光灼灼的看着苏洵。

苏洵叹了一口气,只得长身而起。

拿着酒杯,慢慢踱步到楼台水榭之旁。

“李姑娘今日之舞,让在下大开眼界,便为姑娘写一首赋吧。”

赋?

赋的要求可比诗要高得多。不仅要求辞藻华丽,还要对仗工整,所以与妙手偶得的诗不同,一篇好赋往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雕琢。想要出口成章,几乎不可能。

于是,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苏洵缓缓道: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众人听赋成痴。

一时之间,竟是不知道到底是赋配不上人,还是人配不上赋。

但毫无疑问的是,今日之后,李师师的舞和这篇赋,才会彼此共振,名扬天下。

李师师郑重施了个万福,柔情款款道:“多谢公子。”

此时她低着头,看不清表情。实际上她双目已经荧光珊珊,凭借着巨大的意志力才没有掉下泪来。

李师师虽然名满天下,但说白了也只是一个舞姬而已。人们对她的追捧,本质上是把她当成一个“玩意儿”。

这一点,她很清楚。

但有了这篇赋,从此她的位格便变了。她将会同这篇赋一起,成为一个文学象征,传唱千古。

尤其是她从这篇赋里,看出了苏洵对自己的赞赏、甚至吹捧。她仿佛不是一个任由达官显贵轻贱的舞姬,而真正成了天上的神女。

这种尊重,远比对她美貌的称赞,更加让人动容。

李师师抿了抿嘴唇。

“但你的元阳,我还是要吃下的。最多回去多学些花样儿,让你开开心心的交出来。”

他们在这边感叹,范辙可没忘了正事。

从苏洵念一句开始,他便让人往内院实时传达。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范辙便看到了他那位朝思暮想的女子。

只见她步子走的越来越快,甚至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跑起来的趋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