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风波苦68(1 / 2)

一夜风波苦,终有天明。

第二天一早,慕雪宜便开始打理菜圃,小草跟在后面学。

这个菜圃虽是小丫头的主意,但她年纪小,所以还是得靠雪宜姐姐帮忙。好在小丫头学得快,再过一段时日,就能自己干了。

此时她正蹲在菜圃里数数。

“这根是哥哥的,这根是雪宜姐的;这根是哥哥的,这根是大姐姐的;这根是哥哥的,这根是我的。唔……我是小孩子,吃不了这么多。重新数……”

一夜劳累,唐颖还是大清早就醒了,跟某个不到晌午不起床的懒虫不一样。

唐颖和慕雪宜认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还没怎么说过话。

这除了慕雪宜自身所带的清冷气场外,唐颖的心思也很矛盾。

一方面,她十分喜欢这位有绝世容颜的女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而另一方面,她有点怕。

没错,一个堂堂的千户公主,怕一个小小的侍女。

或许这便是对危险的本能感应吧。

唐颖决定套套近乎。

她走到慕雪宜身边,道:“我来帮你吧。”

“不敢劳烦殿下。”

慕雪宜言辞尊敬客气,却有淡淡的疏离。

唐颖不以为怪,这不是第一个对她这种态度的人。

这世上绝大多数的平头百姓,看到公主都是惴惴不安,像苏洵那样没大没小的可没几个。

时间一晃而过,到了中午,苏洵才姗姗醒来。

经过几次磨炼,慕雪宜的厨艺已是突飞猛进,一桌子菜,色香味俱全。比起在家里吃了,已经不遑多让了。

所谓天才,本就是研究什么都特别快。

对做饭而言,无非是尝试、总结、控制、改进。说白了也没什么难度。

唐颖脸色一变,不等其他人上桌,先自己尝了一筷子。然后看向慕雪宜,又看向苏洵,目光深沉,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苏洵不明所以。

这些菜他经常吃,没什么问题啊。就算不好吃,你也用不着这么看着我吧?

慕雪宜却轻轻皱了皱眉。

大意了。

这些菜,都是仿照鸾羽衣的厨艺做的。对于其中的门道,她不是很了解。只是凭着记忆生搬硬套罢了。

如今看来,这菜系似乎有问题。

这也怪不得她疏忽。

相识已久,唐颖一直对他们助益良多。和自家少爷的关系也是极好,昨夜还一起并肩作战。

感官上,慕雪宜虽然没有表现的多么亲切,但她潜意识里就对唐颖没有设防。

唐颖对慕雪宜道:“你为何会做宫廷御膳?”

慕雪宜淡淡道:“怎么,殿下是嫌我僭越了?”

“没有,只是好奇罢了。”

趁着这两句回话的功夫,苏洵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大人,你也知道我家里是开客栈的,对于做菜嘛,自然就更上心些。之前有个客人住店,没银子付房钱,正好听说他是个御厨,也就让他授艺抵债了。”

唐颖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苏洵刚松了一口气。

“不过。你这个做法……怎么像是前朝的御膳?”

苏洵心里咯噔一下,急忙道:“大人大人,可不敢这么说,这是要掉脑袋的!”

唐颖也自知言语有失。

这个罪名实在太大,不是能随口瞎问的。

她豪迈的摆了摆手,“是我胡言乱语了。吃菜吃菜!”

唐颖并没有怀疑苏洵。

殷商余孽这种东西,虽然名头极大,但极少在世人面前出现。哪那么巧,就潜伏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再说了,就苏洵这个德性,哪里有一点恐怖分子的派头?

至于这菜系,有可能是她认错了,有可能是民间有人仿照,更有可能是前朝有什么御厨流落民间传下手艺,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不说别的,光他们晋国王室的御膳房里就有好几百人,而且每年都要淘汰一些。

这些人流落民间,开店也好,传弟子也罢,开枝散叶,流传甚广。

小草左看看右瞧瞧,腮帮子塞得满满的,也不知道哥哥姐姐们在说啥,好好吃饭不好吗?

“咄咄咄。”

小草雀跃道:“糖葫芦到咯!”

立马屁颠屁颠的往门外跑。

这几日都是这个时辰来送糖葫芦,小草记得清楚。

以往来人都是把糖葫芦放下就走,今日听说苏洵也在,也就红着脸跟了进来。

果然是那位摊贩老板的女儿。

苏洵对这家人挺有好感。当日给出那么一大锭银子,对方并没有因此生出贪婪之心。

这些日子送来的糖葫芦不仅没有缺斤少两,反而挑的都是个大饱满的,也没有多算银子。

每次送完糖葫芦,对方都会把账目算清楚然后贴一张纸附在后面。算得上童叟无欺。

举凡小商小贩,遇到富家翁,总想着对方财大气粗,不会算小账,所以能坑一分是一分。

像这家人这么讲诚信的,其实并不多见。

那温婉女子进门后,对苏洵盈盈施了个万福,说了几句感谢照顾生意的场面话,也就低下了头。

苏洵笑道:“还未请教姑娘芳名。”

女子小声道:“我叫苏小玉。”

苏洵笑着点了点头,道:“没想到还是本家,在下苏白。这些日子,舍妹多亏你照顾了。”

小姑娘美得不要不要的,口中不停念叨着“不敢”。

送走了脸蛋红扑扑的苏小玉,竟是又有人登门。

原来是储秀阁的小厮。

“公子贵安。李师师姑娘今日设下酒宴,想邀您一叙。”

苏洵连请帖都没看,果断回绝。

慕雪宜用余光撇了唐颖一眼,突然道:“自你那日回来,这位李姑娘是一日一请,今天已经是第三次了。少爷的魅力可真不小啊~”

苏洵斜睨了慕雪宜一眼,道:“这个妖女必然是心怀不轨,说不定就是谁家派来的探子。”

“咄,咄,咄。”

好死不死的,门又被敲响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