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些事(2 / 2)

孝死了?别孝。

后来的记忆是:在水里姥姥牵着,懵逼的我朝岸边走去。

这就是一个悖论了:如果这次的姥娘没有下意识的抓住我并和我一起掉下去,上次的我还会下意识的扶住姥娘吗?

我想:姥娘一直都具有这样的保护欲;而这个保护欲很幸运的通过DNA传承给了我——以后通过姥娘的言行举止使之巩固——我的保护欲——下意识的,使身边人免受伤害的行为。

我想起了美国一部叫做BlindSide的电影(中文盲点,弱点);剧中主人公:“迈克尔因为母亲吸毒而被政府送到孤儿院,有着智力障碍的他,保护意识测试却高达98分”

当时迈克尔与其弟弟发生的的事故也是在一瞬间;电影剧本如是:

(医生)“通常像他这么大的孩子(弟弟)撞到安全气囊上

脸部会粉碎脖子会断掉

或者更糟

Maybeworse

好像安全气囊冲向他然后又改变了方向

非常具有保护性或是类似的情况

Quitedefectiveorsomethinglikethat.”

这个保护性:实际上就是迈克尔下意识的用手挡下了安全气囊——保护了弟弟免于直接受到安全气囊的冲击。

当我们深入探究这个保护性,就会发现:他和前面提及到的善良、同情心很相似!也就是当你:真正的经历过一些事情,你才能明白善良、同情,保护的意义。

你经历过苦难,毫无疑问,这会对你产生影响;但是当你勇敢的正视他们:“克服逃避心理,摆脱怯懦对我们的监禁“。

你就会从“需要被保护”转化为“对他人的保护本能”——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极其曲折的。

每次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总是清楚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都清楚;但我从不走。

在姥娘的照顾下,虽然偶尔会有些惊险时刻,但是这依然是我人生当中最幸福的一段日子——很少能和幸福相联系的日子。我也总是会联想到:高尔基的阿廖沙。

虽然我也没有老沙这么悲惨的童年——可是我们都有扮演着同样角色的——姥娘——对我和老沙来说——最重要的守护者。

我们的姥娘!

-----------------

后来的小学的我写下:我的姥娘。

小时候,姥娘是最神通广大的人;

无所不知,总有讲不完的故事

那是我想象力的来源,是我心灵的港湾

健步如飞,头发乌黑,说是井里生着何首乌

农活针线洗衣做饭样样精通

总是让我穿上干净的衣服

吃上美味的饭菜

带我外出,带我游玩

上山下水捞鱼摸虾

使我度过了一个多彩的童年

讲过可怕的传说,吓人的故事

幼小的我钻入她怀

“我儿不怕

嗷嗷嗷,我儿睡觉老

老猫来到了

我儿睡醒了,老猫吓跑了

从没来到过的老猫

从来睡的香甜的我

夏夜里,蚊虫调皮

温度不尽人意

姥娘的蒲扇

将蚊虫驱赶

将热气驱散

无需

蚊香风扇

姥娘的蒲扇,守护了我整个童年

香甜的梦

狼狗大黄,是我童年最好的伙伴

我们去哪

大黄,寸步不离,保卫安全

尽职尽责

曲终狗散,大黄亡于狗贩

我不知何为死亡

不知分离为何

姥姥带我

到村中瞎子家里

说我的大黄

去了遥远的天边

冬天里

姥娘要回临淄

带我去

到了另一个地方

夜里,我甚想念家

三岁稚子,竟知何为思念

姥姥抱我

走出小区,去到路边

下一班客车,我们一起回家

等着等着,我就睡着了

姥娘不骗我

在梦里,有我的家乡

这善意的谎言

渐渐地

我长大了

走的快了,长得高了懂得多了

可姥娘老了

青丝变成白发

驼背不见健步如飞

记忆力下降

故事也想不起了

时间改变着一切

唯独无法改变

姥姥对我的爱

姥娘从未对我凶过

在她面前永远是孩子的我

每次分开

坚强的我

眼里也会进沙子

姥娘不再清澈的眼睛

也会泛起眼泪

光阴似箭

人生还能几回见

姥娘:沂蒙山区很贴切的叫法——即是姥姥也是娘

“她把我周围的一切联结起来,把这一切编织成色彩缤纷的花边图案。她很快就成了我终生的朋友,成了我最贴心的人。

她最理解我,也是我最珍贵的人,这是因为她对世界充满了无私的爱。这种爱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在艰难的岁月里充满了坚强的力量。”

多年后我写下:我的姥娘也是我的奶奶;我无缘做我奶奶的孙子;但我有幸做我姥娘的外孙。

暮色遮住你蹒跚的步伐

走进床头藏起的画

画中的你低着头说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