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两面三刀,官僚本色(2 / 2)

士孙瑞怀疑,董卓就是被这下了两个月的大雨下怕了,所以才找了贾诩这么个人出来治理关中。

“哼哼!老天有眼!也有董贼害怕的一天!”

士孙瑞表面不动声色,堆积在眼睑上的眼皮轻轻颤了一下,就将这公文收了起来。

“贾令君这公文写的极好!并无错漏之处!”

贾诩闻言,也是放心了不少。

“既如此,还请仆射尽快按照公文条例统筹各个曹司,待土地稍稍晒干后,就尽快将政令推行下去。”

“尤其是“废小钱、铸五铢”一事,需尽快施行,让百姓与民生息。”

士孙瑞闻言立刻点头:“遵贾令君之命。”

贾诩见士孙瑞没有在此事上找麻烦,心中亦是多了一些欣慰。

“看来朝堂之上,也不仅仅是些结党营私之徒,还是有真正为大汉考虑的忠臣良臣的。”

将统筹之事交于士孙瑞,贾诩也没闲着,而是带上尚书台几个相关的主曹前去长安附近观察情况。

特别是郑国渠、龙首渠这两处至关重要的水利工程,贾诩都是亲自前去探查情况,实际掌握情况,避免之后政令可能的错漏之处。

一晃四日过去,便又到了朝会的日子。

连续奔波了几日,只敢在路上睡觉的贾诩紧赶慢赶才赶回长安,参与这次的朝会。

尚书台虽然掌管朝堂政务,但按照惯例,还是要在朝会上正式上奏,经由天子批准后,在石渠阁备份,这才能当做政令被发出去。

况且,这好歹是贾诩迁为尚书令后的第一次朝会,无论如何都要亲自前来参与。

但随着朝会开始,贾诩突然发现了不对劲……

“不是说,太师住在宫中了吗?”

可董卓人呢?

朝堂之上,那道厚重的身影并未出现。

只有一个略显孤单的刘协坐在上首,面无表情的看着百官。

刘协扫视着众人,在看到贾诩这个熟悉的面孔后心中其实也稍微安稳了少许。

你别说,朝堂上没了董卓的身影,就算是刘协此刻心中都有些露怯。

至于董卓无法参与朝会的缘由也十分搞笑……

在搬入宫中的第二日,刘协就拉着董卓出去跑步。

行至武库,董太师突然想起自己曾在宫中充当羽林郎的青葱岁月。硬是要来了一柄七石硬弓,要给刘协表演一番什么叫做英勇不减当年。

七石硬弓,也就是说差不多有二百余斤的力道……

董卓常年不曾锻炼,哪还有曾经的气力?

加上董太师又未曾热身,这么一拉,直接导致董太师的腰给闪了,如今只能趴在床榻上休息……

不过刘协料想,就算没有董卓压场子,这朝会应该也不会有哪个不长眼的出来挑事。

万万没想到,刘协还是低估了某些人见缝插针的机会——

只见尚书仆射士孙瑞在朝会一开始,就手持笏板上前:“臣弹劾尚书令贾诩,忤逆太师之意,枉顾朝廷之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