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一攻一守51(1 / 2)

以前关中的老秦人,愿意跟着秦王抵御强敌、开疆拓土、征战天下。

可现在关中的汉人,还愿意为了汉室那么做吗?

其实那篇《六韬·文韬·守土篇》后续还有内容。

姜尚又对周文王说:“君主一定要让国家富裕。因为国家不富裕,就无法施展仁惠。没有仁惠,也就无法团结百姓。百姓疏远了国君,与国君离心离德,就会使得国家败亡。”

汉室穷的太久了。

因为那群硕鼠的蚕食,大汉百姓已经太久没有感受过大汉的恩惠。

如果大汉都没有对百姓施展恩惠,那百姓又如何会与大汉站在一起呢?

现在关中这个所谓的朝廷,不过就是个一捅就烂的破筛子。

若是再有大军围困关中,时日一长,说不定还真的有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只不过,这“王”,怕是不大可能还是刘协。

其实若是其他人,刘协也就认了。

但偏偏,王允找来的人是匈奴。

汉家的冠,绝不可能戴在胡人的头上!

这,是刘协的逆鳞!

触之,必死!

所以,刘协要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将汉人的冠护在头顶,赢下这场跨越百年的汉匈之战!

董旻倒是不懂刘协的心情。

但他能听出来,刘协似乎是在支持吕布,而否决他。

董旻当即摇头:“陛下,行军打仗不是于书册上默写兵书。”

“《六韬》成书已有千年,其中不少内容都已过时。拿着千年前的兵书来打现在的仗,这不是令人贻笑大方吗?”

这殿中,几乎所有人都听出来了董旻的轻视。

不是对《六韬》的轻视,而是对刘协的轻视。

董旻现在就差把“陛下不知兵”五个大字写在脸上了。

“道理就是道理。方法会过时,可道理却永远不会过时。”

刘协失去了与董旻交谈的兴致,而是顺着吕布的话往下说道:

“若仅仅是修筑坞堡,是无法打消别人的觊觎之心的。相反,他们反而会以为这坞堡中尽是奇珍异宝,会费尽心力将这坞堡攻破。”

“唯有犁庭扫穴。再不济,也要给予敌人迎头痛击,让他们心怀畏惧,这才能够保全自己的财物。”

“以坚实的墙壁为防御,远远不如以敌人的畏惧为防御。”

“上一次,关东诸侯得到了洛阳,逼迫大汉迁都,使汉室失去了对关东的控制,这已经算是夺取了极大的利好。若是这一次,还继续蛰伏,只怕他们会更加变本加厉,威逼朝廷!”

“所以,此次必然要先取得一场大胜,以警告关东士人,打消他们的觊觎之心!”

刘协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再没有解释的必要。

董旻自己也没有什么言语能够辩驳,便下意识的看向董卓。

按照董旻的经验,以往这个时候,董卓都会选择支持他。

毕竟,外人来的再怎么亲切,又如何能比的上骨肉呢?

董卓见董旻看向自己,沉思一阵后,又抬头看向自己上首的刘协。

“陛下,此言有理!”

董旻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奉先也说的没错,若是不能给予对方迎头痛击,那对方很有可能再起觊觎之心,而关中的百姓也会心生恐慌,名声鼎沸。”

朝廷,此刻其实极不健全。

名义上朝廷是在关中生根,但其实朝廷一没有得到关中百姓的支持,二没有得到关中士人的支持。

之所以能够在表面上维持稳定,不过是因为汉室曾经的威望,以及董卓兵力的强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