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内奸61(1 / 2)

徐晃!

未来的魏五子良将。

生平几乎从未有过败绩。

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后,正是徐晃连破关羽十重围堑,解了襄阳、樊城之围。还被曹操评为“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有周亚夫之风矣”。

“朕怎么把徐晃给忘了?”

刘协一时有些懊恼。

老是惦记着刘备身后的那几个万人敌,却忘了这么一位低调到极致的五子良将,这属实是犯了大错。

不过这懊恼也就那么一瞬,刘协就意识到了思细极恐的地方,然后便用惊惧的眼神看向贾诩。

“看来陛下意识到了。”

贾诩满脸苦涩——

“那徐晃敢如此兵行险招,并且一击得胜,必然是已经提前知晓了我军屯放粮草的地点。”

“换句话说就是——朝廷一方,怕是有敌人的细作!”

徐晃,直接率兵从河东偷偷深入我军腹地。

这种行为,无论怎么看都是找死!

一旦被发现踪迹,徐晃部最好的结果也是被全歼!

更不用说,对方偷偷渡河之后,还能找到囤积粮草的地方。

这种概率,就相当于刘协出去溜一圈,随即捡到了一个孩子,然后这个孩子叫做诸葛亮……

“必然是有宵小泄露了军情!”

刘协已经坐不住了,开始不停在宫室中踱步。

“粮草被毁,实乃大忌!”

“加上还损失了一员大将,更是会令军中士气低落、士卒畏惧!”

“原本的大好局面,因为徐晃这一击,攻守之势瞬间异也!”

刘协转了数圈后,突然停下脚步。

“文和,依你看来,谁最有可能泄密?”

贾诩叹了口气,知道该来的终究是要来的。

“军中多是太师亲信,不大可能将情报泄露。”

“而尚书台负责督运粮草,想必……也只有此处了。”

尚书台,这个维持着朝廷运转的机构,本就是王允一手搭建起来的。

虽然贾诩借着上次士孙瑞一事从里面抖出不少沙子,但谁能保证没有隐藏极深的王允党羽?

他们平日里也不用和贾诩唱反调,只要关键时候将这类关键情报泄露出去,就完全可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尚书台……但即便是尚书台,想必也没有几个能够接触到这种消息的人吧?”

尚书台,尚书令一人,尚书仆射一人,为主副长官。

之后便是六曹尚书,曰常侍曹尚书、曰二千石左曹尚书、曰二千石右曹尚书、曰民曹尚书、曰南主客曹尚书、曰北主客曹尚书。

其中,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二千石曹尚书主郡国二千石事,客曹尚书主外国夷狄事,几乎不会接触到军情。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掌管吏上书事的民曹尚书有最大的嫌疑。

刘协看向贾诩:“将民曹尚书一司特查!凡是有接触过军情者,通通羁押!”

“此外,最好在三日内就能将泄密者揪出来!”

这一次,必然是有人要背锅的。

如果抓不出那個内奸,那背锅的必然只能是掌管尚书台的贾诩!

大都护胡轸,此人刘协也听别人提起过。

胡轸虽然名声不显,但一直是董卓军中的核心人物。

要知道,就连身为董卓义子的吕布,身为董卓的女婿,也不过是中郎将的职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