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你和荀攸熟吗?65(1 / 2)

《吴子·料敌篇》。

吴子曰:“凡料敌有不卜而与之战者。一曰,疾风大寒,早兴寤迁,刊木济水,不惮艰难;二曰,盛夏炎热,晏兴无间,行驱饥渴,务于取远。三曰,师既淹久,粮食无有,百姓怨怒,妖祥数起,上不能止……

吴起曾对魏武侯说道:“有几种情况的战事,是不需要经过占卜就能笃定取得胜利的。”

“一是在大风严寒中,昼夜行军,伐木渡河,不顾部队艰难的。二是在盛夏炎热,出发很迟,途中不休息,行军急速,又饥又渴,只顾赶往远地的。三是出兵已久,粮食用尽,百姓怨怒,谣言屡起,将冲不能制止的……”

现在若是将董卓在河东的士卒调动过来,不和吴起所描述的情况一样了吗?

仓促行军,不让他们歇息,就在饥寒交迫中与马腾、韩遂的兵马进行战斗,那根本就是将董卓手里的那些兵马送入绝地啊!

现在粮草被烧,军心不稳,又有士人对董卓不满,裹挟民意。这种时候,将大军调回来,迎接董卓的很有可能是一场惨败!

如果董卓在关中吃了败仗,那关东联军必然群起而攻之!

所以无论如何,董卓在河东战事没有取得进展之前,恐怕不能轻易撤退!

而且……

董卓原定的计划,就是让李傕、郭汜部抢先渡河,前往河东,分散河东的一部分兵力。

算算时间,李傕、郭汜很可能已经渡过了大河。倘若这个时候董卓回援关中,那岂不是就意味着直接放弃了李傕、郭汜这部分兵马?

将自己三分之一的兵力丢掉,那是再愚蠢的将领都不会做出来的事情!

所以,钟繇的建议虽然看似是关中危局的唯一解,但其实是将大汉朝廷彻底送上死路!

不过刘协并没有慌乱,也没有因此怪罪钟繇。

因为他知道。

钟繇可以慌乱,但是他不能够慌乱。

如今董卓离去,贾诩也到前线督运粮草,刘协本身就是长安城中最后的顶梁柱。

倘若连刘协都开始慌乱,那其他人再谈什么信心呢?

事实也果真这样。

钟繇看到刘协并未慌张,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心中的焦虑竟然也是消散了大半。

“元常,看你浑身酒气,又疾步而行,衣衫凌乱,哪有半分天子近侍的气度?”

刘协没有与钟繇再聊大事,反而朝左右宫人吩咐道:“去烧些热水,让钟侍郎沐浴一番!”

钟繇有些搞不清现在的状况。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天子却让自己去沐浴?

不过钟繇看刘协浑身上下都透着轻松,永远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却也不敢反驳,而是老老实实跟着宫人前往一侧的宫室,真的开始沐浴。

“元常放心泡着!那沐浴的水是朕特别调制的,有安神的功效,不泡够半个时辰不要出来!”

在最后,刘协还扯着嗓子安顿了这么一句……

被宫人服侍的钟繇虽觉得有些荒谬,但是……哎?你还真别说!这水还真挺好闻的!而且似乎真的有股淡淡的药香!

等钟繇离开,刘协才看向一旁早已手足无措的张辽。

张辽也听见了钟繇的那番话。

相比于不知兵的钟繇,张辽其实也第一时间明白了此刻绝对不能匆忙调动河东之兵,免得酿造一场惨败。

所以,张辽此刻其实更加焦急。

但刘协的作为也确实是让张辽心情稍微平定了一些,至少没有让张辽现在就急不可耐的朝刘协询问对策。

“文远镇定自若,果真是有大将风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