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就这么一点26(1 / 2)

西子湖边。

乌云已散去,久违的太阳照射在湖面上,熠熠生辉。

鱼呢?

姜北望愣住了,刚刚那么大一条瞬间就没了。

见异象升起马上又消失不见,刘英和林守成都松了一口气,别人不知道这条黑鱼的来头,可他俩比谁都清楚。

当年始皇为了镇压其余四国国运,请道祖降下水泽成了如今的西子湖。

为了守护大渊国运,儒家三弟子创建了观湖书院。

几百年过去,在书院读书人的熏陶下,这西子湖很快就孕育了一条由文蕴幻化的黑鱼,从而让儒家借国运而起,才有了儒家在大渊的如日中天。

所以这条黑鱼对于大渊很重要,对于观湖书院更重要。

可没得两位大儒喘口气,异象再起。

只见那些残余的国运飞速的向姜北望袭来。

在四人注视下,姜北望展开双臂,脸上的肌肤也在阳光照耀显得晶莹通透,“上官白嫖,你说这风怎么就对着我一个人吹呢?”

上官胜像是知道了些隐秘,“感觉这丝丝白雾怎么就那么像是浩然正气。”

他不确定,试探道:“三郎啊!是不是感觉像是沐浴在阳光下舒爽,像是体内有无数的蝌蚪在游走。”

姜北望想都没想,就点头。

…这感觉无疑太爽了。

上官胜接着问,“你儒家的境界在什么位置停滞不前。”

“先生只给了我半部论语,让我自学就没教了。”姜北望不假思索道。

自幼想成为一名剑客的姜北望,不喜读书,而他的先生李斯也看出这点,于是秉承着儒家“有教无类”的理念,将自己的一身的心血,那本《论语新解》丢给了他,仍抱有一丝希望。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境界,只是感觉有股气在体内乱窜,像是一颗颗小蝌蚪一样,与我之前看的那本论语一样晦涩难懂。”

这完全不是武夫的气机,对,像是浩然正气…姜北望舒爽无比,很是享受。

想要白嫖的上官胜,此时无比羡慕,“看你的状态应该在快到明礼了。”

“嗯…不对!”突然像是反应过来,他张大嘴巴。

沉默不语,已然表明一切。

…这还是三郎嘛!儒家路子简直比我还轻车熟路。

要是知道他自己长达九年才达到明礼,而此刻的姜北望就像砍瓜切菜一样简单,能不让他羡慕。

一直在刘英身旁保持警觉的柳青,已经不知道拿什么词来形容今日所见之事,他是个纯粹的武夫,可有件事他始终不明白。

于是他俯下身,想问问这位儒家大儒,“大人,这儒家的浩然气不是自身修养所得嘛?”

见刘英还在震惊中,柳青又叫了几声,“大人,大人。”

刘英“啊”了一声,从无以言表的情绪中缓过来,看向柳青,“是这样,柳青呐!这天地之前存在运道,国运,人运,财运,当与这方天地契合后,运道自然为你而来,而那条黑鱼乃是文蕴所化,自然会追逐契合大道之人,从而它散去的正是浩然正气。”

柳青恍然,下意识的看向一旁的林守成。

然而这位大祭酒内心躁动不安,犹如惊涛骇浪,此刻的表情比刚刚的刘英还要夸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