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幕后主使——汪广洋61(1 / 2)

朱标原还担心朱元璋一怒之下擅杀朝臣,见其脸色平复,心中也安定不少,他挥了挥手,吩咐云奇道:“你且下去,将这炉子和煤球安置好……”

云奇仍有些犹豫:“那茹大人?”

“自是不必再召了。”

朱标话音刚落,朱元璋却说道:“不!茹太素依然要召见,这件事……还没完呢!”

闻言,云奇抱着炉子退下,忙着召见茹太素去了。

朱标却担心起来:“父皇,您还要治茹大人的罪吗?他上这份折子,多半是想着替官员学仕们谋福祉,只是思虑不周,才未能想到其恶果!”

评断一件事,要考虑幕后动机,茹太素的动机,显然不是偷取田税,将这恶果栽到他头上,未免冤枉了他。

朱元璋摇了摇头:“咱并非是要治那茹太素的罪过,但这份奏折来得蹊跷,未必背后没存着坏心思。”

朱标蹙眉:“茹大人素来两袖清风,做这种事于他有何好处?”

“于他没好处,但对其他人……好处可大着呢!”朱元璋冷哼一声,心中想到陆羽所说的诸般恶果,不由将牙关咬紧。

朱标一愣:“父皇这是何意?”

朱元璋将牙齿咬得咯咯作响,道:“咱的意思是……兴许有人幕后搞鬼,借茹太素之手,上的这份奏折呢?”

这话说得一没来由,二没证据,朱标自不敢轻易认同,但他也深知,自家父皇素来多疑,又颇有几分固执,这时候反驳,绝讨不了好。

朱标只能轻叹口气,老老实实坐回自己座上,如今能做的,只有静观其变了。

云奇出去不过一刻钟功夫,便又回来了,身后领着个佝偻小老头儿走了进来。

上次上了份繁缛奏折,茹太素被朱元璋喊来问话,那时可谓战战兢兢,但这次,再临武英殿,他倒淡定了许多。

天子虽未公开表态,但其对那免税田制度,显然是有些认可的,茹太素自以为,朱元璋这回召见,是要论功行赏的。

“臣茹太素,拜见陛下、太子殿下!”一进殿,他茹太素老老实实躬身行礼,将头耷得极低。

“平身。”朱元璋的语气,倒不算生冷。

茹太素趁此机会,偷瞄了眼朱家父子的脸色。

朱元璋今日脸色平静,比之上回那震怒模样,倒好了不少,奇怪的是太子朱标,他今日一直蹙着眉头,还朝着自己这边观望,也不知存着什么心思。

他正犯着迷惑,朱元璋却已开口道:“茹大人,你这免税田计策倒是不错,咱与太子商议之下,觉得应当推广全国,今日将你召来,是想问问你,是否还有其他想法。”

朱元璋的语气平淡,却隐隐带着些嘉许意味。

茹太素一听,心里高兴起来:他忙拱手:“臣所思所想,均已具折上奏,再没旁的想法了。”

朱元璋“嗯”了一声,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繁复计策,你一人能谋划个通透清楚,倒也难得。”

这话中表扬意味,较先前更明显几分。

茹太素心下高兴,又记起刚刚朱元璋所说的“推广全国”,立马又有了猜测,陛下这是要论功行赏了。

想到这一重,茹太素心里犯起了难。

“这个……这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