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121(1 / 2)

  赵涌彦思绪了一番,只道:“母后该是知道,李肃在边关呆过几年,以您对这位亲侄的了解,该不会认为他只是在边关混日子吧。”

  李太后:“是昨日朝堂上的那场激辩让你慌成了这样?”

  赵涌彦:“可能是儿臣多心了,但不得不防。”

  李太后沉默了一会儿后:“我知道了,你该回了。不要让你那侍卫官去找宋卫,我心里有数。”

  赵涌彦明白太后的顾虑,她就是想求稳,比起自己来,就算最后她失败了,天下也是她李家的,李肃不会对她怎么样,她的结局注定会是善终。

  但到时,只有他会很惨,赵涌彦可以确定太后不仅不会保他,还会把他推出来顶罪。所以,他要添一把柴,适时推一推太后了。

  于是他道:“张宪空与宋卫本就是义父子关系,他们平常就经常见面,如今忽然不见了倒显得奇怪。这事,儿臣还真管不了。”

  李太后瞥他一眼,想说的话咽了下去,与当今圣上的那些过往相处,她有颇多后悔,其实有很多事情她可以处理的更圆滑软和一些,而不必为了李家的利益而处处与圣上针尖对麦芒。

  走到今天这一步,她发现谁都指不上,还要另起炉灶,而这新炉灶也不是个听话的,但她不在乎,若是事事都听她的,岂不是扶不起的阿斗,那就都歇了吧,还夺什么位。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放心地去吧,事已至此,当真没有半途而废两头不讨好的道理。”

  得了李太后这句话,赵涌彦稍许放心地离去。

  朝堂上的事,侯爷回来后告诉了王亭真,而王亭真跑到容静居告诉了王承柔。就是因为她提到李肃告诉她,边关很多将才都是他的人,这才让父亲起了让大军晚些归都的想法。

  王亭真:“父亲的意思,既然已迈出这一步,公开与李肃作对,那最好是拖到老丞相身故之时,再让大军归都才好。”

  王承柔点头,她就算再不清楚李肃篡位的过程,也知这样的大事自是离不开军队的支持,而上一世李肃就是在大军归都后,越来越忙的。连固国公的丧期他都没有好好守孝。

  她幽幽道:“固国公的日子,快了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