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科学化训练54(2 / 2)

比如:

小步跑30米左右,起到活动关节与激活小腿部肌肉的作用,一共4组。

后蹬跑30-50米,激活大腿后肌群肌肉力量,一共4组。

正常的加速跑,彻底激活全身,包括手臂、核心等肌肉,一共4组。

在做完这些以后,全身肌肉应该已经彻底激活,身体也是充分热了起来。

除了正常的对肌肉速耐方面的练习,今天林北还有一项重点训练——“憋气跑”技术。

林北选择闭气跑30米,途中跑的时候放松40米,最后30米继续闭气,一共100米,共12组。

因为林北这是初次进行闭气跑训练,害怕发生“力竭性”憋气行为,从而养成不良的跑步习惯,所以林北要从30米开始,循序渐进,慢慢增长闭气的距离。

最后,再全速冲2个100米,今天的训练内容就差不多结束了,加起来也才1400米。

总之,林北的训练计划不多,量也不大,每一个小项都很有针对性,可能是为了提高某一项身体素质,也可能是改变技术的某个小细节。

裴驳点头,静待下文,见林北迟迟不说话,震惊道:“就这么点,练完就没了?”

林北笑眯眯的点点头,看见裴驳还是一副不相信的表情,这才解释道:“训练这种事,恰到好处即可,有的时候练得太疲劳,反而会得不偿失。

科学化训练才是竞技性体育运动的最重要前提。”

“科学化训练……”裴驳嘴里喃喃道,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语,但这种听上去就高级的词语也没能打消掉裴驳心中的顾虑。

其实这也不怪裴驳有所顾虑,主要是现如今国内大多数训练队的训练理念都是等到运动员把训练量堆积够了,成绩自然而然的就会由量变发生质变。

这个说法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没毛病,可如果真的这样做,会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呢?

就是运动员的成绩出的很快,很猛,来势汹汹。

但是由于训练量太大,强度重,人体疲劳度上升,关节磨损严重,各种伤病频繁出现,从而影响成绩的上限。

对,影响的是运动员最终的成绩上限!

就好比一个短跑运动员的身体天赋本来能够支撑他打破10秒的,可是因为教练在训练时只追求大量,忽视了科学化训练的重要性,导致他最终跑出来的最好成绩距离10秒始终有一定差距。

其实林北很想告诉裴驳,就像苏神,在跟随外籍教练兰迪冬训前,一直都是练得很多。

而在跟随兰迪以后,每天的训练计划都不多,一天最多跑三个全速,只是热身时间变成了,但是训练量却大幅度减少。

苏神在人物周刊上是这么回答的:

练少了他自己觉得不踏实,比如放大假,兰迪教练说一点儿都不许练,身心都要完全放松。

苏神其实歇两天就坐不住了,总想着是不是应该跑一跑。

这就与兰迪的理念完全不一样的。

不过,后来苏神跑出的9秒83的惊人成绩证明了兰迪训练理念的正确性,同时也体现了科学训练的重要性。

这些东西,重生后的林北自然是要充分利用起来,像什么“以赛代练”、“练赛结合”,以后都会是林北的主要训练方向。

林北最终以“现在不是国庆假期嘛,肯定要劳逸结合训练,才有效果,才能更好、更快的出成绩”为由带着裴驳一起训练。

裴驳点了点头,心想也有些道理,于是不再说什么,跟着林北的计划练就是了。

“我靠,你们看那个人是不是林北!”有国庆节假期没有选择回家的运动员出门遛弯的时候看到了正在训练的林北与裴驳,惊讶道。

这特么天赋好的人,训练比他们还有刻苦……

真是不打算给他们留一点活路啊!

还有正在训练的李覃这边的队员们,就比如曾驰也发现了林北努力的身影。

他攥了攥拳,竟是暗自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的训练,甚至连热身跑的速度都比以往提高了几分,搞得后面跟着跑的队员们苦不堪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