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训练不是提升运动成绩的唯一途径75(1 / 2)

再说回国内运动康复的现状。

在该专业彻底进入公众视野时,基本上属于什么人都能做:

有骨科医生改行、也有护士、推拿按摩师、中医师、健身教练,甚至是美容师和那些普通的体育生。

一些觉得国内运动康复不专业、没效果或是上当受骗的,大多就是遇到了上述情形。

就算是运动康复专业被国内领导重视以后,其在专业训练队扮演的角色更多也只是物理治疗师。

这还是好听一些的说法,说不好听就是给运动员做推拿按摩拉伸的。

运动员训练完了,你给人家按摩拉伸。

不过受伤了,就直接送到医院,该动刀动刀,该吃药吃药,看见了吗?

和你一个体育运动康复专业出身的物理治疗师没有半毛钱关系!!!

运动员要不要拖着受伤的身体继续训练和比赛,还是得由上层领导和教练说了说,而物理治疗师只能靠边站!

而在医院中,真正给患者做康复治疗的是物理治疗师,做诊断和开治疗方案的却不是物理治疗师。

就像住院患者,膝盖手术后不能下地走路,请一帮子医生会诊,唯独没有康复师,各个科室专家夸夸其谈,真正实操的人不算其中,定出的方案可行吗?

所以运动受伤了,去正规医院挂号看病这一条路几乎是不可行的,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就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而在华夏体育界,因为这种不专业的做法而废掉的体育人才数不胜数,再搭配上以量取胜、不重视技术的粗糙而又“暴力”的训练方法,使得刘翔、姚明,甚至更多有机会跑出华夏,登上国际舞台的少年天才,还未成长起来之际就被伤病扼杀在了摇篮之中,又如何不让林北感到惋惜和心痛呢!

就连华夏200米的领军人物,自苏炳添之后的国内百米接班人谢震业,也在15岁时候因为训练过度,导致肌肉的强度过大,把还未发育好的骨肉扯断了,造成髋关节撕脱性骨折。

其实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也有更好的治疗方案……

在坐公交车的路上,林北都在思考这个事情。

他已经打定主意,找机会问一问李覃教练对运动康复专业的看法。

要知道,北京体育大学是第一个引进运动康复专业的高校,而李覃带着的张培猛就是北京体育大学的,这其中或许会有什么关联也说不一定,甚至林北认为,运动康复能那么快成为高校的专业内容,很大概率就是李覃教练建议的……

第二天早上。

林北在训练结束后就跟着袁国强径直一块去到李覃办公室。

这两天袁老头见林北天天跟李覃凑到一块,还是有些害怕的(bushi)

到办公室后,林北也是开门见山,与李覃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令林北有些意外的是,李覃在两年前便已经在着手将该专业引进至高校了,只是始终没有找到突破口。

不过这可难不倒林北,他在表示会竭尽全力帮助李覃之后,两人也是从中午聊到了下午,这让李覃对林北的滤镜再添厚一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