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学一门秸秆编织艺术38(2 / 2)

在请示过刘运城、李贵富和几位老村干部之后,李秀华这才并不情愿地给了刘金宁二十万。而恰恰是从河堤工程款里抠出来的这二十万,倒真让刘金宁把建小型火电站的事情给办成了。

火电站不仅解决了秸秆、稻草焚烧的问题,也可以焚烧部分废旧大件生活垃圾、村里的废弃建筑木料,其他时间也通过燃烧木料、山林灌木进行可持续发电,很好地解决了村里的部分垃圾处理问题,灌木焚烧的需求也帮助村里更好的维护起美丽的山林环境,从田野到山塘、山林都显现出一派生机盎然、平整有序的绿色生态感。

为了尽快建好火电站,刘金宁顾不得河堤修筑的速度,也没怎么关心汤良兵的几百亩荷鱼塘鱼苗生长的怎样、荷花什么时候下种。一连几天,刘金宁都化身产业工人,一心扑在火电厂的基建场地建设施工的工作中。

一个下着蒙蒙细雨的冬月午后,天气有些微微的湿冷,刘金宁正像钢铁工人一般和几位师傅喊着统一的号子,肩扛手抬地安装发电机组设备,热情的火苗正要推动发电机按部就班,刘金宁就接到李秀华打来的电话,她说,梁倩做秸秆艺术品的朋友来了,你抽空回来趟见个面,给村民引荐一下,也好把村民学做秸秆艺术品的事情安排下去。

刘金宁还在他火电站建设成功在即的亢奋状态中,听到李秀华的电话,筑巢引得凤凰来的努力乡村建设成果更让他喜出望外。他像宣布一件重大喜讯一样跟李秀华讲,火电站的发电机组已经成功安装,火电站发电运行也将快速实现。

李秀华并没有对刘金宁的喜讯播报给出太多回应,她说,又不是修了个葛洲坝,瞧把你给乐的,快点赶回来,把村民做艺术工艺品的事情安排妥当了。

行,那我等会就回来。你让梁倩给我写个欢迎辞。我等下在群里发信息组织村干部和培训村民参会。对了,你联系下王教授和赵教授也一起过去。

“可以。全照你说的办。”对于一直夫唱妇随的村务工作,李秀华似乎很少跟刘金宁红过眼,但大事却都是李秀华拿主意。不过村民培训的事情也不算小事情,所以李秀华虽然已怀有身孕,但也还算是比较上心。

刘金宁直接从堰谷地火电站的建设工地回到村部,梁倩热情地将自己的朋友介绍给他。她说,他叫张东宇,既是我的老乡,也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他创作的秸秆艺术画和艺术品在很多国家大展上都获过奖。

然后梁倩又把刘金宁介绍给了张东宇。两人初次见面,欢快地相视而笑。张东宇说,出来乍到,以后刘村长多多关照。说完,张东宇英气俊朗的眉宇间便溢漾开热情爽朗的微笑。

“说不上照顾,你是大咖,你能够来到村里,很感蓬荜生辉,村民的艺术觉悟还全得仰仗你的细心教化。”因为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经历过大场面的艺术大家面前,刘金宁开始变得十分谦虚起来。

张东宇同样也十分逊让,他说,艺术来源生活,村民们才是艺术最好的老师,我也该向他们学习。

简单地认识、几分寒暄之后,刘金宁邀请张东宇落座到村部会议室的主席台。张东宇很简洁地讲了秸秆艺术品在他的家乡河南发展的现状趋势,也讲述了一些他的作品在国内、国际展会上的参展和获奖情况,分享了他对秸秆艺术品和现代家居、现代室内空间之间的关联和感想,而且内涵丰富地给大家讲了他的几个重要作品的感人故事。

他在会议室里投影仪上播放的他的作品资料,每一件都像行走在田野旷地的艺术生灵,充满生活的热情和艺术的热度,让人看着心生欢喜、忘记烦恼。

很多村民一直都生活在马桥村,和外界的联系几乎很少。他们了解世界的方式基本都是电视盒手机,一部分人在接受过村里组织的互联网培训后,也习惯的会用互联网去学习先锋知识,或者也有因为自身和子女在沿海发达城市务工,耳濡目染受到先进思想影响,比较接受和不反感时尚人文艺术思想的人。

之前刘金宁给他们打过预防针,对于张东宇的到来,村民们都满心欢喜,因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正是他们摩拳擦掌准备艺术大练兵的时候,知道他是来给他们传递时新的文化理念,先进的文旅展示艺术和提升他们的生存技能,所以都像是牛棚里饥渴的老牛,眼神里张望着等待富有者的喂食。

一顿生龙活虎的生活艺术探源之后,张东宇谦虚地收起了他的话题,因为他知道,要教会零基础的村民们学会构造、装型和线条复杂的秸秆艺术手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无易处”,教村民们编织秸秆稻草艺术,就像让他们自己去种田,除了勤学多练,还有要有像掌握天时时节的灵巧悟性,才能好快精巧地掌握这门技术。

等到两位教授讲完他们对秸秆艺术的专业解读,村民们想要一试牛刀的心态已经磨刀霍霍。但终究他们只是光有热情但没有经验,而且这是个很讨巧的活儿。他们也只有等到实际学习编织的时候给“多漏两手”,不过这个小小的见面会确实是让村民们了解到了秸秆艺术品的非凡魅力和丰富经济价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