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再遇 134(1 / 2)

红着眼睛的浣碧走后没多久,崔槿汐就抱着一捆鲜嫩的柳条进门。

“娘娘,湖堤旁的柳树太高,奴婢请了附近的小太监帮忙摘取,耽搁了一些时间。”

“辛苦槿汐姑姑了。本宫和你一起束柳枝。”

黄线不好找且容易犯忌讳,她们用的都是红线。

主仆三人很快将大部分柳枝捆绑好,甄嬛亲自将将束好的柳条悬挂在门窗上。

崔槿汐则忙用剩下的柳条蘸水,重点将浣碧待过的地方浇洒了一遍。

在浇洒之时口中还念念有词。

见没有一处遗漏,甄嬛才放心的带着一行人出门。

“槿汐姑姑,这附近可有能游玩散心之处?”

“娘娘,奴婢方才听折柳的小太监讲,曲院风荷的荷花开得正盛。可在九孔石桥上远观,也可泛舟其中赏玩。”

娘娘近来对子嗣之事很上火,出去逛逛也好。

皇上对主子疼爱得紧,崔槿汐觉得她怀上龙胎是迟早的事情。

朝着曲院风荷而去的一行人不知道是,路边的扫洒小太监将对话收入耳中。

曲院风荷既有北方的粗犷,也有南方的细腻。

走过流水环绕的池堤,又踏上了九孔石桥。

随着日头越挂越高,一行人决定前行到北部的荷花亭躲阴。

“娘娘,前方荷花亭中有人。”

“本宫记得石桥的西北边有座‘苏堤春晓’亭,咱们去那儿歇息吧。”

甄嬛瞧见前方的荷花亭外守着两位小太监,不见任何宫女的踪影,她猜测亭中人很有可能是外男。

“弘历见过莞嫔娘娘。”

在她转身将要离去时,一道清朗的少年声传来,阻挡了她迈开的脚步。

去年见过几次后,甄嬛特意查了一下这位久居宫外的四阿哥。

皇上还是王爷时与其它兄弟起了冲突,喝闷酒后宠幸了一位粗使宫女,生下的那个孩子就是四阿哥。

传闻皇上宠幸宫女之事被政敌捅到了先帝爷处,遭了训斥,他就更不待见这个酒后留下的儿子。

甄嬛对不得皇上待见的四阿哥有些怜悯。

于是笑着出声。

“原来是四阿哥,你可是来赏荷花的?”

“回禀莞嫔娘娘,教授弘历读书的师傅们要去拜见父皇,给儿臣放了假。”

“可儿臣愚钝,怕跟不上师傅们的进度,就找了个清净的地方读书。”

弘历说着,脸上还闪过尴尬之色。

甄嬛心一软,便追问。

“四阿哥近日在读什么书?”

“回娘娘,儿臣在诗词方面欠些火候,师傅让我多读诗集。”

他还未领会到诗词方面的精髓,每回上交的作业都令师傅直摇头。

甄嬛恰巧就喜欢这个,不用四阿哥邀请,就先一步进入了亭子。

看了四阿哥自称的拙作之后,她不知道说些什么。

每个字单看写得不错,但凑在一起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何止是欠些火候,简直是毫无天赋可言。

善于察言观色的四阿哥捕捉到了甄嬛眉间的为难之色,他小心翼翼地打探。

“莞嫔娘娘,儿臣的诗词可有什么不妥?”

“四阿哥,没有不妥之处。本宫那儿有几本不错的诗集,稍后派人送给你。”

浣碧年幼时就是被师傅说过几回,嚷嚷着读书识字太苦,非要做缝补之类的活计。

甄嬛可不想打击求知若渴的四阿哥。

“儿臣多谢莞嫔娘娘。不知儿臣往后可否上门请教学问?”

四阿哥从弘时口中套到了后宫各位娘娘的不少信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