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暴力营救(上) 36(2 / 2)

两个智子的投影一个显示了具体到门牌号的位置,一个显示了那处建筑的俯视图。

是那天明雪带他去的那栋老旧居民楼,原来她和他的距离从来不算远,大壮愣了一下。

“第三件事,别搁那儿投影了,赶紧缩回来用视网膜字幕交流,我要叫人了。”

说完,大壮就打开门冲出了房间,大声喊史强的名字。

十五分钟后,大壮上了武警反恐部队的车,在此之前,他从史强手里接过了从瑞士警务系统里找到的关于莫里茨·库什潘的资料。

然后大壮想起来了这个名字为什么这么熟悉:因为他是一个知名独立游戏作者。

在2005年,steam还没有问世,独立游戏的宣传和销售都处在一个不算友好的环境里。但15岁的莫里茨在他的独立游戏处女作《颠倒规则》里靠过硬的玩法和完整的流程,以及当时相当新颖的META游戏元素,让作品销量达到了20万份。

这对单人开发者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大壮见过的对他最吹捧的游戏媒体甚至把他和约翰·卡马克相提并论。

但是他在拿出处女作过后拒绝了几乎所有媒体的采访,大家对他的一切描述都来自他的同学家长。大部分人对他的印象是一个“有些怪异,喜欢游戏的家伙”。

大壮玩过那个游戏,他记忆深刻,玩法无可挑剔,程序优化丝滑惊艳,但故事内核却充斥着一种迷幻颓废的气质。

作者是一个狂妄自大的混蛋,但是也同样天才。在通关完游戏后,这是大壮对他的印象。

现在大壮知道了,除了这些特质外,游戏里展现出的疯狂气息其实不是为艺术表达服务,而是作者本人精神状态的映射。

他继续看莫里茨的履历,却发现连带他的一切记录都很模糊,几乎趋近于无,他一直在刻意降低他在社会里的存在感。

很有可能,他一直都在谋划一些事件,只是正好找到了一个最显眼的目标:面壁者。

在去往大壮报出地址的车上,大家都没有对这次行动的目的提问,只是坐在旁边的史强问了些情报相关的事。

因为车里还坐着包括大史在内的一众武警,大壮捂住嘴,几乎无声地用唇语向智子提问,要求它提供更多他们知道的关于莫里茨的情报。

大壮从视网膜上看完了莫里茨和ETO接触的全过程,更加确定了这就是个玩游戏玩出中二病的小屁孩,把现实世界当成游戏,热衷于在其中找到BUG,像研究游戏邪道通关一样去研究社会规则并试图打破它。

虽然他恐怖的行动力与判断力让他有这个资本,这个现在才十七岁的小子可能还不知道,他现在正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