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醒与眠 97(1 / 2)

石磊从数据室出来,从自己的寄存柜里拿出手机,看到一条陌生的未接来电。

“您进数据室时打来的,大概......半小时前吧。”在石磊提问前,巴里用他带着些口音的英语回答。

在研究所的所有员工里,巴里最勤奋也最踏实,但石磊知道他其实也一直在自学并准备找机会离开这里。

这没什么好指责的,甚至他还会坦诚地跟自己谈这个问题,比那些石磊已忘了名字,总是默默在研究所工作个一年半载就悄无声息调离或辞职的前下属们更让人觉得有人情味。

就像现在这样,巴里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很认真地跟他反馈:“您其实不用每次对撞都把手机放寄存柜的,虽然操作规范没更新,但是新换的计算机和软件早就不用把手机放外面了。”

“大概是习惯了吧,问题不大。”反正石磊也没什么紧急电话需要等着接,他的社交关系早因为工作而变得简单稀薄了。

“这周末我还是帮您把新版操作规范赶出来吧,设备更新了您也一直没去管这些琐事,新人总得有个规范管着好些。”巴里又埋下头去干自己的工作了。

这事即使是对这个实诚的年轻人而言,也显得有些殷勤了,那么原因不难猜。

于是石磊问:“哪里的新工作?”

“新德里的航天发展中心,负责空间引力波探测器相关的研究...实话说就是,我父亲帮我找的关系。”

“挺好。”石磊简单地回应。

三体引力波技术的基础架构被解析出来后,成了地球基础科学的新宠,尽管目前几乎还处于完全无法投入实际应用的实验储备阶段,但至少是一个前途无量,充满可能的研究方向。

“我其实不太想太快被调过去,所长,这里的工作节奏和工作内容我都足够熟悉了,但家里催得紧...”巴里像是在解释,又像是对什么事欲言又止。

“哪一天?”

“下个月回国,交接完月底就能开始那边的工作了。”

“挺好,早点适应。”

石磊对这个消息并不意外,以前甚至有研究员旷工失联一周后才由新单位来谈人事问题的情况,巴里讲的事对于石磊而言也快算得上习以为常了。

对话结束,石磊在沉默中思索是否要顺着这个号码打过去,万一是谁有什么要事呢?

“不试着挽留一下吗?所长?”巴里突然发声,似乎对石磊的平淡反应有些无奈。

“挽留没用,只会把事情变得更糟,好聚好散就行。”石磊放下手机回答道,他想起很早以前一次不愉快的挽留和拒绝。

这显然不符合巴里预期的回答,于是他叹口气,自顾自地说起来:“我小时候很喜欢对撞机的额,当时家里去瑞士旅游,返程时父亲指着飞机窗外的一块地告诉我,地下一百米的深处,有个27千米长的真空管道在把粒子加速到像光一样快,当时我觉得这棒极了。”

“我猜现在看来没这么棒了。”石磊努力迎合话题,想不让这个罕有的好员工一个人尴尬,但看起来他不擅长这个。

巴里没有生气,他早就知道自己的所长是个没什么激情的人,于是他又无力地叹口气,埋头进自己的工作去了。

...

“是的,这就是计划的一部分。”大壮第四次在紧急会议上跟这些人强调,尽量压抑自己的不耐烦。

“那么这是否可以视为是面壁者陈大壮承认私自参与这场最大规模的有组织逃亡计划,支持逃亡主义,适用面壁者权利修正案,面壁者所为超出面壁计划所需,各国可以按照自身国防法案对此作出合理应对?”中国代表是目前会议里唯一还在用官方措辞讲道理的人,大部分代表都已经将焦虑和愤怒用动作言语表现了出来。

于是大壮又耐着性子回复一次:“不能,再说一遍,我是来阻止和彻底结束社会对逃亡主义的幻想的,各位,让维德先干,然后交给我处理。”

“任凭他当着全世界70亿人的面,花上好几年堂而皇之地逃出太阳系,而全地球都只能看着,祈祷你这个混蛋可以再现神迹!?”美国代表用近乎威胁的口吻对大壮说,比之前任何一次面壁者会议时都要咄咄逼人。

“是的,虽然不需要好几年。不然你们能干什么,先生?现实就是你们从阿拉斯加到夏威夷的洲际导弹基地全在那些天基激光武器拦截范围内,这一点,我想西伯利亚那些在半空中被激光熔毁的白杨导弹足够有说服力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