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第十一道271(1 / 2)

  法官不卑不亢,“臣是蜀王府法曹参军裴弘献。”

  长孙无忌凝目垂首,瞧着那裴弘献投下来的影子,一个念头从脑中闪过。

  蜀王李恪,隋炀帝女杨妃之子,今年才八岁——该开始防着了。

  “陛下。”长孙无忌拱手作礼,“裴法曹此前还驳过律令四十余条,字字珠玑。此表尚在刑部,还未上呈。”

  李世民大喜。

  他最近正苦于人才不够,之前问一位近臣最近有没有人才推荐给他,那近臣还说没有!

  怎么会没有呢!这不就是有了!他当时还指责那近臣,说天底下贤才多的是,不是没有,而是你没用心找。

  看,眼皮底下不就有一个?

  太好了,他不用去山鬼那儿,看看能不能吃出一些人才了。

  “快取来容朕一观。”

  裴弘献怔在原地,愕然望向长孙无忌。心情又是紧张又是无措。

  他清楚,这相当于长孙无忌在陛下面前举荐了他,倘若陛下看中他的才能,他就能够高升了。

  可……

  为什么?

  他和这位国舅以前也不认识了啊。

  随后,长孙无忌似乎察觉到了他的视线,侧头客客气气地对他微笑,仿佛很是和气的一个人。

  伸手都不打笑脸人,更别说长孙无忌帮扶了他。裴弘献便也回了个微笑。

  长孙无忌笑容更深了。

  现在蜀王李恪年幼,尚住在宫中,裴弘献能对他有多忠诚的感情?恐怕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次。

  打压人永远是最下乘的做法。给一根高枝,这人自然会卯足劲往上爬,想方设法脱离蜀王府。不需要他长孙无忌做什么手脚。

  他可是要当贤臣的人!山鬼说的!他要青史留名,区区一个小法曹参军,哪里配让他弄脏名声。

  裴弘献的上表很快到了李世民手里,李世民逐字逐句品读,如食佳肴,唇齿留香,眼中喜悦愈来愈胜,“好!”他当即道:“裴弘献,朕命你参掌删改律令,与中书令房乔参照《开皇律》,在《武德律》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刑律。”

  房乔,字玄龄。裴弘献看去,房玄龄也友善地对他点了点头,裴弘献脸面红得像烧烫的铁锅那般,匆匆回礼,随后语气激荡:“谢陛下厚爱,臣领命!”

  他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方能对得起陛下和长孙公的知遇之恩!

  便在这时,有宫人走进来,站到李世民身边,低声:“陛下,找到了一片野生的莜麦地,对比过了,与山鬼给予的莜麦长得一模一样。”

  “哈哈哈!”当着一众大臣的面,李世民朗声笑出来,“诸卿!漠南可纳入中原版图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