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睢阳之战371(1 / 2)

  山鬼势必不会说太多,早在这之前,青霓就锁定一个以山鬼的性格,会告知的历史事件,只不过,她不确定能不能说到。

  那是一个……在人眼中褒贬不一的人,有人认为他是英雄,守一城而救天下,有人认为他是恶魔,擅自替人决定牺牲也不肯转移百姓。

  ——睢阳之战!

  青霓偷眼看史官。她对此战感情复杂万分,但是,无论如何,它应该被历史铭记,而后,唯愿再无后来者。

  厨房里的锅咕嘟嘟地响,隔断分开的两种食材,一半已经被掀开,还有一半,正用蒸气顶着盖子,乒乒乓乓的撞击声后,自某个刹那,倏地喷开盖子,伴随清脆的跌落声,白蒸气从锅中袅袅而出。

  先浮现在参加宴会的人眼里的,是一张大唐的舆图,代表敌军的红线从陷落的洛阳出发,一路攻入潼关直入长安,另一路欲取睢阳。

  睢阳是长江、淮河流域的喉口,若睢阳破,大唐仅剩的疆域也要落进叛军手中,大唐便要亡国了。历史上,也是全赖睢阳守了十个月,大唐才有喘息之机,方能有时间组织起有效反攻。

  山鬼先摆出了敌我双方条件……

  “六千人守城,抵挡十三万敌军?”

  李世民差点当场表演一个气到质壁分离。

  六千人守城,根据大唐没有亡于安史之乱推断,应该是守住了,可这要将士们流出多少血泪,才能达到那个结果。

  一切的一切,都怪李隆基这个做皇帝的不合格!

  舆图倏地拉近,象征睢阳城的那个点发出苍白的光。

  这一变,带来七月睢阳的暑气,将滋味楼中火锅的温度滚烫成了岩浆,热风飞旋,卷起战场的肃杀,扑打向贞观君臣的脸面。他们眼底倒映着守城人摩擦在干燥地面上的靴子,那声声嘎吱响动,像极了摇摇欲坠的大唐。

  将士们守在城头,城下是数十倍的敌人,黑麻麻的一片汹涌向城池,凶残若行军蚁群。

  但是,他们守住了。

  六千人,守十三万人,守住了。

  没有任何援兵,与叛军前后交战四百余次,斩敌将数百名,杀叛军十二万。

  本该是让贞观君臣振奋的一幕,他们却笑不出来。睢阳是孤城,大唐此刻衰弱不堪,无法提供任何援助,其中就有粮草。粮食不足,睢阳的将士一天只有一勺米,上了墙头,浴血奋战,下了高墙,落到他们手里的食物,就仅是一勺米,米吃不饱,就刨木皮,就煮纸张。

  城中不少士兵饿死。仅剩千余人。他们捕雀挖鼠,煮战袍,煮弓|弩,战马也吃了,吃了一切能吃的东西。

  此时,是八月。

  一行文字出现在观战人的眼前,十月初九,方为睢阳之战终结。

  “十月初九,十月初九……”李世民喉口隐隐有些发堵,“两个月,他们要怎么守?”

  怎么守呢?粮草没了,能吃的都吃完了,也就只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