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及格就好(1 / 2)

  那百姓困惑了,如堕五里雾中,被牵走了思路,“用、用过,怎么了?”

  “朝廷新发五铢钱可用过?”

  那百姓点点头。

  五铢钱当然用过,这是新钱,而且,朝廷不再准许民间私造货币,五铢钱便是市面上唯一通行的钱币。

  “若让你回到用四铢钱的时候,你可愿意?”

  那百姓立刻摇头,拼了命地摇,生怕晚一刻那任性帝王便金口玉言,当场废除五铢钱,回归四铢钱。

  这可不能回去啊!

  刘彻追问他:“为何不愿意?”

  那百姓张口结舌,说不出所以然来,只能凭着生活经验来说:“用四铢钱时,钱就不是钱了。”

  至于为什么不是钱,他也搞不懂,反正五铢钱发行后,他用起来比用四铢钱舒服。

  刘彻帮他说:“昔日太|祖高皇帝起兵,建我大汉,然太|祖高皇帝是亭长之身,不曾关注过商贾之事,他改秦半两为三铢钱,本意是怜惜百姓,秦半两过于笨重,携带不便,然而,太|祖高皇帝只改了重量与大小,却不曾改其货值。”

  发现对方依旧不太听得懂,刘彻想了想,说:“一枚三铢钱,耗铜三铢,一枚秦半两,耗铜十二铢。倘若以往十二铢铜能买一斗米,改币后,三铢铜便能买一斗米。而且,太|祖高皇帝还允许民间自行铸钱。”

  青霓眨了眨眼睛。

  换成现代,大概就是以前十二块钱才能买到的东西,现在三块钱就能买到了,而且,古代的铜是可以花钱买的,假设以前一枚秦半两能买半两铜,现在用一枚三铢钱也能买半两铜,买回来半两铜,就能铸出来四枚三铢钱。相当于白赚了三文钱!

  这……

  真是幸好吕雉家里是经商的,比刘邦对经济敏感多了,她上台后就把三铢钱改成八铢钱,还禁止了民间私铸货币,硬生生把汉初快崩溃的经济市场稳住了。

  然而,文帝上位后,为了铸钱的暴利,又把吕雉改的八铢钱改成了四铢钱,还废了吕后旧令,重新允许民间铸私钱。

  好家伙,这还不赶紧使劲盗钱?用旧八铢钱买它几斤铜,自己铸新四铢钱时,把铜钱铸得又小又薄,拿出去交易,可赚了!

  谁也不是傻子,后面都不肯用少数铜钱交易了,要么按贯付账,一贯铜钱枚数有定量,要么以物易物,反正,就是不信任本国铜币了。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汉朝通货膨胀。然而这时候,文帝已经捞够了钱,国库充盈,景帝这边,受了通货膨胀影响,但此时影响还不算大,直到刘彻上位,看着大乱的经济,径直傻眼了。

  文景之治给他留下了和平的社会,充盈的国库,也同样留下了严重的经济问题。

  刘彻将这些事情娓娓道来,然后,他说:“朕继位后,用了足足二十二年才解决这货值问题,朕登基至今也才二十四年。”

  都说他父亲和大父留下的仓里粮食多到腐烂,钱币多到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粮食确实很多,但钱就……多归多,真正价值多少,他也难说。而且,为了调节货币价值以及通货膨胀,那些粮食他填了不少进市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