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再治黄河543(1 / 2)

  汲黯没有谈自己这次去匈奴是抱着十死无生之志,他只是与老妻慢悠悠走在河边,风拂过,“沙沙——”草叶轻轻摇晃,风吹着他们面颊。

  “陛下撤了我淮阳太守之位,又任我为太子太傅,我请辞了,如今归家,往后能有更多时间陪你们。”

  然而,一个月后,官吏骑着快马,气势汹汹冲进濮阳县,带来天子书。

  “河即将发大水,急令汲黯归京,商治河之事。”

  汲黯顿时正了正衣冠,面上是近乎肃穆的郑重,“臣领命。”

  他回到里屋,翻出来一个小盒子,盒子时时擦拭,光洁亮丽,他摸着它,沉默不语。

  老妻抱着孙儿走进来,抚摸着他脸颊,摸到了他鬓间灰白的发丝,“一定要去吗?”没等汲黯说话,她就接着伏在他身上哽咽:“你身子骨一直不好,从漠北回来后,陆陆续续病了大半个月,几乎起不来床,现在又去治河——你如何能受得了那苦楚,你性情耿直,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若是活着还好,若是一病不起,让我们这家子怎么办!你看看你孙儿,他才一周岁啊!”

  孙儿被塞进汲黯怀里,牙牙学语的幼儿咿咿呀呀叫,“大——大——大父——”

  汲黯整个人都僵住了,任由孙儿在他怀里闹腾,小小软软一团,脆弱得就像一块琉璃。

  老妻又说:“你已经辞官了,不去也并非抗旨,而是拒绝征召,天底下拒绝皇家征召的人多了去了,不犯法。”

  汲黯满眼血丝,颤抖着双手将孙儿抱还老妻,咬着牙说:“一家哭何如一郡哭。”

  *

  未央宫还是原先样子,壮丽宏伟,金碧辉煌,汲黯步入天子召见臣子的殿中,听到天子言:“精卫告知,今岁夏关东有大水,饿死者数以千计。诸卿商议之后,疑心是瓠河口。”

  瓠河口在濮阳县北十里。

  汲黯第一反应并非是家中老妻幼孙,而是夏日的桑葚。

  他庄重地跪下去——这大礼径直惊了殿中好几位大臣。他们震撼地盯着汲黯,脑回路一直往他是不是叛国了准备向陛下请罪这方面飘,不然为什么突然下跪。

  “陛下,于治水,臣有策请陛下观之。”他拿出一小盒子,捧在手心上举起。

  奴婢将盒子放到刘彻面前,刘彻打开来,发现字体载物是帛布,这对于汲黯的家境而言,属实是相当于在金碑上刻字了。

  刘彻在看治水之策,汲黯在说——

  “自元光中,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

  “臣以为,治河应当先修渠筑堤,做大河千里堤,而后,勒大河归北流故道,行二渠,复禹旧迹。再多穿漕渠,使民得溉田,分杀水怒。”

  “如今正值春时,是修堤防的最好时机。冬时土冻,难以捣实,夏时农忙,贻误农时,秋又涨水,土中水多,堤防难以严实。唯有春时正正好,河中不曾涨水,便可取河滩土来筑堤,既疏浚河床,又不动或少动堤外耕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