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见闻番外845(2 / 2)

  可他又话锋一转,平静地问:“比之青苗法何如?”

  青苗法来自王安石,初衷本是好意,由官方放贷取代私人放贷,在青黄不接时贷给百姓钱粮,助他们渡过难关,但再好的政策被人恶意使坏,也只能推行失败。

  青苗法推行之时,底下人阳奉阴违,造成百姓粮食不足的需要借贷,粮食充足的也需要借贷,且没有宽限期。导致百姓借完官贷,还要去借私贷,众多人因此家破人亡,民间动荡,最后,造成王安石变法失败。

  杨沂中话里话外便是在说,小心借贷所再次成为另一个青苗法,声名狼藉。

  陆宰没有解释,轻轻颔首,微笑:“多谢太尉提醒。”

  杨沂中在心中叹了一口气。

  看来他们已有解决之法。

  也不知是什么……

  他扭头继续观察浚州城,看街道卫生,看店铺繁华,看行人脸色,看着看着,便有点怀疑——究竟这里是京师还是扬州是京师?怎地此地百姓看上去生活得比京师百姓更幸福?

  便在这时,他看到了一个衣着简朴的妇人快脚往前走,身边一路随行着一位山羊胡子男人,山羊胡子男人不停对她点头哈腰,而妇人却是理也不理他,面色阴沉。

  或许是一对夫妻,正在闹别扭?

  杨沂中没太关注,刚要转开视线,便见那山羊胡子无意间将目光瞥过来,脚步戛然而止,面上露出恐惧之色,而那妇人见到他们,阴沉脸上突然雨过天晴,露出笑脸。

  妇人走得很快,不一会儿就来到陆宰面前,急迫地说:“可是陆官人?”

  陆宰停下脚步:“你是?”

  妇人快言快语:“我老远就认出陆官人了,陆官人和官府发下来的画像一模一样。我是棣州人,我要举报我们那边的县官!小官人说过,各地开力役要给钱粮,每人每日三十钱,那县官只给十钱,还说是小官人新改了规矩!”

  杨沂中偏头看向妇人,眼中闪过讶异。

  民告官?

  胆子居然这么大?不怕官官相护?

  再看向那个山羊胡子,对方面色发青,害怕得转身就跑,却很快被陆宰随行护卫按住,押到陆宰面前。

  很快,杨沂中看了一出民告官的戏码。

  那山羊胡子是棣州某县主簿,受县令之命试图收买妇人,让她不要来浚州城告状。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杀掉……

  陆宰笑着说:“我们每次年前,都会从各乡县请一位布衣入京,请谁都是由我家主公抽签决定。”

  杨沂中:……怪不得。

  每年邀请一次,哪个地方官敢下黑手?没出人命,只是贪钱,可能也就是丢官抄家,运气好还可以捡回一条命,可若是出人命,那就得下狱判死刑。

  只要向上举报途径不被堵塞,大蛇军就能保证自己的政策能直通基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