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迁都提议885(1 / 2)

  水珠映着又变回去的漆黑眼眸,神女语气冷淡下来:“五十年之后,风气开始变化,百姓手中本来有十亩地,如今只余七亩,剩下三亩被官吏,被豪强贪走,但因着朝廷兵力强盛,耳目还算聪敏,官吏豪强还愿意交两亩地的税,自己贪一亩地,朝廷税收有所减少,但还算丰裕。”

  朱元璋忽然兴高采烈一拍大腿:“俺明白了!”

  神女:“嗯?”

  旁边,朱标对着亲爹露出崇拜眼神。

  朱元璋嘴角上移:“标儿你瞧好,这并不难。”

  他让宫人去拿三十双箸来。

  “这十双,代表朝廷能收上来的税,这十双,代表贪官手里有的钱财,剩下这十双,就是百姓拥有的地。每一根箸都代表一石粮食。”

  朱标站在桌子前,眼皮揉得红通通,竭力透过水雾去看。

  朱元璋:“一开始,大家都有饭吃,大家都能活。但贪官不会知足,他开始贪百姓的地。但又怕朝廷知道,所以只昧下来一小部分,剩余一大部分还给朝廷交税,所以朝廷税收有所减少,明面上看却不大看得出来。”

  朱元璋拿起朝廷那边的一根箸,掰断放到贪官那边,拿起百姓一双箸,还放到贪官那边。

  现在是——

  朝廷:19.5根箸。

  贪官:22.5根箸

  百姓:18根箸。

  “朝廷还有钱,百姓虽然从之前足够温饱到勉强温饱,但至少是能活着。但是——”

  朱元璋再次拿起箸分配。

  “贪官不可能只贪一时,他们继续掘皇朝的根。在皇朝第一次出现昏君,顾不得底下时,他们更大胆了。拿了百姓三双箸(6根),却只上交给朝廷一半税收。”

  桌面上又变成——

  朝廷:16.5根箸。

  贪官:25.5根箸

  百姓:12根箸。

  朱标问:“为什么代表朝廷税收的箸在一直减少?朝廷不是一直有在收税吗?”

  “因为……”朱元璋垂下眼,掩去眼底冷意与刀光:“百姓地里收成常年是二石左右,收成是定数,税收总额也是定数。所以,蛀虫拿得多了,朝廷就只能拿得少了。”

  朱标恍然大悟:“所以,越到后面,贪官拿得越多,朝廷收上来的税越少,百姓手里的地被拿走,渐渐吃不起饭,就会造反。而如果亩产能增多,一根筷子就代表粮食十石、二十石甚至三五十石,那不管贪官怎么贪,百姓和国家还是能有余粮——这就是生产力!”

  贪官当然是无底洞,但国家那边有余粮后就能扼制贪官,让他们不至于贪得太过火。

  “对,这就是……”朱元璋看向神女,恭敬地问:“神女,俺没有理解错吧?这就是生产力。”

  神女不由莞尔:“确是此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