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2 / 2)

  姜洋简直不要太高兴,他相信他的朋友肯定跟他一样,会被这些面点所吸引的,而结果也如他所想,村里那些小孩看到这么精致的面点,完全惊了,争着闹着让自家老娘也做。

  可村里这些妇人哪里会弄这个?还要用着面粉,当下就拒绝了,谁知道家里小孩非但不死心,还闹得越来越厉害,这就让她们不得不动手,棍棒底下出“孝子”。

  一群皮猴子们讨要面点不成,还都挨了一顿胖揍,他们简直哭嚎得不要太惨,怎么娘跟娘差距这么大,对姜洋的羡慕可以说直达顶峰。

  作者有话说:

  浅更一下,看看晚上来不来得及写

  第32章

  见天数着日子下, 总算熬到蒋立军从城里回来。

  人是十月初三去的,去的时候背了二袋小麦,回来倒是多了一袋, 那装的是麦麸, 余下的二袋,沉甸甸的,秦燕解开面袋口看了眼,伸出指头碾了碾,白晃晃的面粉磨得精细, 闻着有股子淡淡的香。

  “这下子, 咱家不愁没白面吃了。”

  蒋立军跟着点头:“我在店里称过, 总共一百四十六斤的面粉。”

  这个数额可以说是很大, 即便是他, 当时也有些反应不够来。要知道, 平常人家最多也就留个五六斤白面, 嘴馋的时候扒拉出来一点。

  倒不是地里出不来面,而是正经的小麦都是拿去换钱的, 能像自家一样把余粮九成都留下的几乎没有,毕竟这年头说到底还是钱和票让人安心。

  “一百四十六斤, 是不少了......”

  秦燕重复着喃喃, 脸上不得露出笑容,可以说此刻是她从穿越至今最安心的片刻, 毕竟不挨饿,还能吃得像样着实是大不易,这也就是地里的农民, 换成城里人, 根本没有那么多粮票去换。

  至于那些发财路?那不是一时半会能谈得上的。着眼当下, 这点意识秦燕哪里会不清楚。白面既然不缺,她头件大事便是改善伙食。

  粗粮天天吃,滋味不好先不说,太剌嗓子了。

  她用着面粉擀了面团,按着规格切成剂子,又捏成指头宽,拽着两头一抖,拉成宽薄的面条,用刀改细些,跟后来的刀削面似的。

  秦燕这次没打算煮面,而是要炒。

  面条捞煮后过了遍凉水,取了半截子前些日子收纳起来的腊肉,切成片,在蒜姜烹煮的锅里煸炒。这肉是入了味的,煸炒起来反倒更加香。

  炒得焦黄后,往油锅里倒了打散的鸡蛋,金灿灿的鸡蛋结成蛋饼,用铲子捣碎,加入盛起来的腊肉和面条翻炒,中间加了酱油和盐调味,比起水垮垮的汤面,炒面的香气简直压不住,姜洋耐不住直接跑到灶台边围着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