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66(2 / 2)

  *

  而如林洋猜测的,秦燕在听完蒋立军陈述利弊,尤其是在听到驻军在珠江三角洲的时候,她整个人都忍住精神起来。

  那可是经济开放首个实验点,她虽说要把握经济开放的新潮,可对于七十年代末的广州珠江是什么情况她其实也是没谱。贸贸然去,少不得是要吃一阵苦头,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这条路对于眼下的社会,那是全新的路。

  没人走过,那就意味着时遇和危险并存。

  可自己要是随军过去,军官是能随军带家属的,有干净的大院可以落脚,这对于要去陌生地方的她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的大好事,这有什么理由拒绝?

  到底还是有几分理智在,秦燕强压下心头的动然,转头对着蒋立军说道:“你能回到军中,还能当上军官,这是老祖宗保佑,咱得把握住这次机会。”

  蒋立军有些诧异道:“你不怕跟我去珠海那小地方受苦吗?”

  他们如今是在祖国北边,离着珠海得有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的路程,说是天南地北都不为过,之前他在珠海呆过,对于那里的状况他是清楚的。

  海水倒灌下,土地已经被同化成盐碱地,根本没办法种庄稼。再加上,如今不允许对外贸易,经济闭塞,整个珠海没有产业链,经济状况不要太糟糕,可以说还没有呆在大洋村里舒服。

  一开始,蒋立军害怕秦燕会觉得艰难,都想过自己先过去呆一段时间,等稳定后再把人接过去,可看秦燕的样子,似乎并不觉得是去受苦的。

  秦燕自然没办法跟对方解释自己的原因,看着这人眼里的认真,她都有些害怕对方会因为怕自己跟着他受苦而推了这好事。

  她当机立断,率先要将人安抚下来:“受苦却是说得严重了,咱一家三口眼下日子并不艰难,也有不少存款傍身,去哪其实都不用太担心。”

  “再有,要不是这地方偏,部队没有愿意去驻扎的,你之前的领导手里岂会缺人用?这好事如何也轮不上咱,有得必有失,只要咱是占了赢头,这事就能做。”

  “而且,有时候,咱看事得往长远了看。”

  无论是以后的经济开放走经商的路子,还是后期这人在部队里当军官,无疑都是能走长久的,且都是光明大道。不说眼下没吃苦,即便吃些又有什么事?

  这番话中肯且直白,蒋立军听了心里明朗起来,紧跟着眼底有了几分激动,毕竟没有谁不想着自己能光宗耀祖,前途坦荡。

  之前没有机会就罢了,现在有了,蒋立军自然想着把握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