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_分节阅读_第1112节(1 / 2)

  一天之内,两大巨头年前熟悉的竞争态势重新焕发了光彩,而几乎可以肯定,腾讯复牌第二日的股价很难反弹。

  3月1日的晚上,互联网舆论很热闹,等到了次日早晨,正常抵达恒隆的方卓就遇见了守候已久的记者,其中有两位脖子上的工牌明晃晃的有着“新浪”两个字。

  方卓有些无奈的停下脚步。

  新浪记者当先,其他媒体记者默契的跟在旁边。

  “方总,请问你怎么评价腾讯的公司架构调整、股价走势,你对易信的未来发展又有什么期望?它可以打败QQ吗?”新浪记者一句话里就是几个问题。

  “这个……”方卓看了看近前的话筒,挑着回答,“我是十分看好易信发展的,相信它能在张总的带领下继续前进,反正就是加油呗。”

  “方总,你对马总提出的‘All in移动’怎么看?”新浪记者再问。

  “挺好的,很有魄力。”方卓开着玩笑,“腾讯All in移动,我们马上就All in电脑。”

  众位记者精神一振,忍不住就有人浮想联翩,在易信发动攻势的情况下,方总难道是要走逆势伐鹅的路线?

  新浪记者连忙追问:“方总,方总,易科有做PC端通讯的计划吗?”

  方卓摇头笑道:“我开玩笑的,Pony这个说法没问题,公司总要根据时代不同的发展来提出不同的战略嘛,他All的好,我们易科最近也是对业界竞争有心得,打算也上上口号,你们觉得‘科技向善’怎么样?”

  新浪记者觉得老板是在阴阳怪气,什么业界竞争,还不是暗指3Q大战,易科一直以来的“保持进步”就特应景,大家也很欣赏,怎么可能忽然就换了。

  “行了行了,就这样吧,人开始多了。”方卓注意到渐渐引起围观,结束了新浪记者的采访以及其他记者的蹭访。

  记者们知足常乐,有方总的正面回应就很不错了。

  伴随着新浪等网络媒体的及时报道,复牌第二天的腾讯开始了又一次的下挫,看起来,市场情绪仍旧需要消化移动通讯领域出现一个真正重磅对手的事实,需要重新树立对腾讯未来的信心。

  而到了中午,忽然有人发现易科官网更新了它的公司宗旨,从四个字变为八个字。

  ——保持进步,科技向善。

  不是,方总,你不是开玩笑啊?真就加上去了?还是官网也跟着开玩笑?

  这……这不是把腾讯的印迹也跟着印上去了?

  易科要科技向善,那是暗示有人科技不向善吗?

  当这样的揣测出现在微博之上,急先锋王星大剌剌的给予了自己的答案:说谁,腾讯呗。

  方卓其实不是太针对腾讯,只是认为已然成为巨头的易科确实要有在移动互联时代发挥更大作用的自觉,企业战略也好,公司文化也行,他觉得“科技向善”是合适的。

  很快,王星接到了老板秘书刘宗宏的电话,得到了委婉的提醒,不用太注意方总这样的表达。

  被误解确实是表达者的宿命,但真的不用自己人在旁边推波助澜。

  王星在电话里连连保证,会注意自己的措辞,可是,挂掉电话之后却有些悻悻,做都做了,还怕别人说。

  那易信、那YMS、那王风益、那北京开会、那公开嘲讽,都是我干的呗?

  不过,他转念一想,掌门人嘛,总归是要爱惜羽毛的,不管业内怎么看,还有公众形象呢,毕竟,方总他________。

第398章 变化

  易科与腾讯的竞争从传统意义上的春节结束之后就显得格外激烈。

  产品、媒体、股市,依旧是多角度发力。

  要说这易科系与其它家不是没有竞争,同级别的易购与淘宝、存在感不强的投资搜狗引擎,这都是竞争,但程度上就是属腾讯最为激烈,往上能惊动主管部门,往下能搅起网络舆论。

  三月初的动静不过是这两家竞争的又一次体现。

  伴随着腾讯股价持续的下滑,有匿名人士在知乎的视角得到众多点赞。

  “易科系不同业务是由不同公司负责,竞争风格自然不同,易信名义上是独立公司,实际的技术支持、发展策略都明显由易科直领,最起码,它现在可以当做是易科一个权限很大的部门。”

  “你们想想,易科公司是由方总亲自抓的,它的竞争风格自然和方总个人保持最大化的一致,也就与腾讯摩擦的格外激烈了。”

  这么一说,似乎十分有理,甚至连潜水逛知乎的苏薇都忍不住点了个赞,有点意思哈。

  而腾讯在复牌连跌四天之后终于迎来周末两天的缓冲时间。

  股价跌了怎么办?

  其实,腾讯拥有充沛的资金,不论投资层面还是经营层面都不受影响,真正受影响的除了市场信心,可能就是上下员工的信心了。

  通讯是腾讯的大本营,以往腾讯的竞争尽管多数是赢,但也有少数是输的,比如拍拍网,比如腾讯微博,这都是这两年推不起来又很重要的项目。

  只是,这一类的输了也就输了,通讯在手,流量大本营丝毫不伤,永远可以向下一个赚钱的业务进军。

  然而,当易科把战火烧上了本土,这还真是腾讯上下都没见过的局面……

  先不谈手中股票期权的贬值,不少人最直观的感受是项目进度和规划的压力。

  席石林是腾讯移动通讯项目“CC”的组长,他所负责的项目比进行微创新的“来信”要稍晚一些,但也只晚了不到两周。

  今年过完年回来,席石林被通知“CC”将会随着集团架构的调整并入SNG社交网络事业群,借助事业群资源,进一步寻求项目的孵化。

  他对于这个结果算是喜忧参半,一方面是确实有可能拿到资源,另一方面又觉得获得大量流量导入的“来信”有着巨大的沉没成本,包括“CC”在内移动端通讯项目都可能被继续延后。

  然而,席石林万万没想到,仅仅是并入SNG社交网络事业群的第四天,整个“CC”项目都被通知砍掉!

  与此同时,另外两个类似背景的小组也一样解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