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289(2 / 2)

  其实他们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协助各个小队长管理队内成员,做好相关思想和舆论引导的工作。

  桑榆对此采取的是一年轮值制,这群人驻扎分部落一年期满后可以返回新地,再另外抽调五十人过去,相当于下基层锻炼,这是一个强制性任务,也是每个人可能都会面临的服役性质的任务,直至这群游人完全转化,真正变成凤凰部落的人,才结束抽调工作。

  在人员名单确定下来的第二天,这些人拖家带口地,奔赴了最新的岗位。

  盐山这边也一样,早之前派过去的二十人也算在其中,雀过去的时候,随同的有六个新选出来的小队长。

  如此一来,桐镇驻扎了五十八名凤凰人,外加游人四百名;

  盐山则驻扎着二十七名凤凰人,外加游人二十名。

  盐山这些人并没有把羽的二十名开拓者小队计算在内,该小队完成任务之后,还要返回新地,执行新的任务。

  原本接近一百四十人的建筑队,就这么七零八落地被拆散,送到两个地方基层,岩手下的建筑队员如今也只剩七八十人了。

  随着人口的增多,除了管理之外,桑榆更加关注的是粮食问题。

  自从有了铁制农具的加持,新地新开荒的土地越来越多。如今已经达到两千亩地,桑榆决定明年把水稻面积扩建到一千亩,剩下的一千亩主要种大豆、黍米和木薯。

  桐镇那边明年也要开始发展种植业,不求能够反哺新地,但求能够自给自足。

  新地的种植队如今只有五十人,肩负着整个部落的粮食供应。但这点人根本没有办法按时按量地完成两千多亩地的种植任务。

  所以这五十人,主要是对土地和作物的日常维护,除此之外就是继续开荒。

  而一旦到了农忙时节,包括播种、插秧以及收割等农忙大事,则需要安排新地所有小队队员加入,一起完成农忙的工作。

  机动性管理,是最适合眼下情形的办法。

  如今桐镇和盐山两地有了主要负责人之后,桑榆就放手让他们去干。

  当年新地建设,具体如何分队,如何进行引导,这里人每个人都经历过,他们只需要照搬经验即可,桑榆不想还每件事情都要跟在他们的屁股后面。

  盐山那边情况要相对好一些。因为游人少,直到十月份,游人也增加到三十人。

  这些人都是被凤凰部落的名声给吸引而来,都想在这里安家落户,只想着好好表现,争取早日转正,加上雀手下又有二十多名自己人,好管理得很。

  雀也不负桑榆的期盼,短短一个星期内,就把六个小队队员及职能分工等给安排妥当。

  在第二个星期的工作日,盐场这边已经开始安排人在干活了。

返回